西西河

主题:收官之战:汉人的优点和未来汉文化之高度(1) -- 王威

共:💬51 🌺24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道德反映现实,道德要服务于现实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就是世界上最远见最正义最道德的民族。就好比,我并不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是世界上最好的国歌,但它对于我来说却是最重要的。拿道德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话少说,说多了就当了真,当真了就容易作茧自缚忘了正经该做的事。

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并没有向外扩张的内在动力,因此当中国在秦汉的时候扩展到东亚大陆上农耕文明能够达到的地理极限之后,很自然地倾向于内向发展。反对扩张不仅是农耕文明在道德上的需要,实际上更是面对现实的冷静认识,穷兵黩武造成的海内虚耗到头来损害的还是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利益,自然为统治阶级所不取。道德在本质上就是现实的反映。一个文明的道德观,说到底就是有利于这个文明整体生存发展的大众行为准则。比如,古代游牧社会尚力,农耕社会尚礼,商业社会尚利,都是因应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而发展出来的行为准则,在不同的环境里能适应下来的的就是好的道德。因此,生存的环境不同,道德观念便不同。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道德观念也要相应改变。在过去,中国占据东亚的中心,所以要求的是秩序,要求周边国家做朝贡体系里“负责任的一员”。“不负责任”的,就举着道德的旗号讨伐他,当然罗,没有这个力量的话也就只好随它去。而现在,中国正处于向工业社会全面过渡的时期,在世界文明之中也并不处于中心的地位。在这时代,我们的道德观文明观,就得符合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工业社会需要科学技术支撑,就建设推崇科技的道德。需要保证生产资料来源和消费市场,就建设保护航运和鼓励贸易的道德。而这些道德要得以通行,就得以实力为依靠。总之,道德必须建设在社会现实之上,也依靠现实得以实施。中国虽然有建设农耕文明的经验,但从一五计划开始工业化,到现在不过才五十几年时间,在工业社会依然是个幼稚儿。农耕社会的传统,在工业社会更多的是阻碍,拿过去的老套路照本宣科,那就真正是食古不化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