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不吵架的话,俺就来介绍点铁路提速方面的前前后后~~~ -- 你克我服

共:💬57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来说说这篇文章的乱搞成份~~~~

冯锦华嘛,也算老服八杆子打得着的一个熟人,身边一个很近的人和他在东洋大学读博士是同学,对他也算有所了解。勇气是有不少,可钦可敬;不过为人比较执拗,爱钻牛角尖,方向感又不好,那就不能不说说他了。

“中华之星”、“长白山号”、“韶山8型”、“先锋”号、“奥星”、“天梭”,这些近年开发的高速机车,有的在1997年就跑出240公里的时速,有的连续运行性能稳定,……有这样的技术储备,此次招标对200公里时速的要求并非是国产机车遥不可及的。假以时日,再投入部分人力物力财力,加以完善,完全可以成为明后年提速的主力车型。但是现在,这一个个曾经让国人寄予厚望的国产高速机车,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上线运行了。

现在问题是从中华之星到先锋,从韶山八到天梭,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解决。有的是最高能跑出240,但总跑200以上某些器官就会超速损耗,甚至闹出突然事故来,所以实用中只能跑170;有的则是这两年刚刚设计完成,连环形道都没有跑过呢,一下子用它上第六次提速,别说头头不敢,设计的单位这个亲娘也不敢啊~~~~

有些地方,也不是“投入部分人力物力财力”就能立竿见影解决的。

除非中央给铁道部缓上三四年,然后再搞这个提速工程。

可惜你冯锦华不是中央~~~~~

(第6次及以后的全国铁路快速化高速化,从机车到车厢,可能全部使用国外特别是日本新干线技术)。

都知道这次派标是3/3/1了,算合同金额,反倒是法国独占了50%,咋还坚持“全部使用日本新干线技术”了呢?~~~~~~公报私仇呢吧?呵呵呵

  尚且不论铁道部要求的这种“成熟”到什么程度,先说一下日本的“成熟”的新干线技术,前个月因信号系统出现列车事故,为防止系统问题,每三年就必须全部解体大修一次,不惜成本。铁道部对这些问题为什么都只字不提

又开始造谣了~~~~老冯反日真的是不择手段呢。

日本新干线那40年安全无责任事故的纪录,转眼就让冯兄张张嘴给破了,呵呵

“前个月因为信号系统出现列车事故”,也不知道是哪家的新闻,给搬到这里来了,呵呵。相比之下,德国的ICE才运行了四年,就撞死100多人;法国的TGV也屡屡发生脱轨事故~~~~比“成熟”,你还不让日本新干线赢一次?这反日反的也太违心了吧?

  二、关于这次日本采用JR东日本在东北新干线上使用的“疾风”号的改良车型参与竞标的问题

  该车型主要为新干线高速车型,用它参与竞标第六次提速200公里时速的快速铁路有大才小用之嫌,而且我国现有线路的路基、供电、信号等条件都要做原则性改变,其居心何在?而且日本新干线采用动力分散型(即每节车厢自带动力),与我国集中牵引型机车(即火车头)完全是二种不同模式,日本制造集中牵引型机车并无多少优势。这些情况,铁道部做如何解释?

看不出锦华老兄的专业是法学吧?呵呵,说话前连起码的调查都没有。

谁说中国就只有动力集中了?

这位冯老兄刚刚提过的我国“先锋”车组,就是动力分散啊!(也不知道风老兄都从那里抄来的这些中国动车组名单,连谁是谁都没搞清楚就来发言----整个是给自己充门面,糊弄外行人嘛!)

买来日本的疾风,也许就完善了我国的先锋呢~~~~

我还担心日本这次将交付中国的疾风,可别是缩水版。最好是原来的设计标准----315公里的呢!

  因此专家分析,“第6次提速后,真正跑200公里的客车不会很多。引进的列车能否在客运专线上跑200公里也很难说。”同时,由于第6次提速是在既有线路上进行的,将受到基础建设、供电、信号等条件的限制。

就是阿,国内专家自己都对现有车型没把握,所以才勉强同意买外车的嘛~~~~

都像冯兄一样对国货充满信心,这样的担心也就都不要算了,呵呵。

据了解,今年由于电力、钢材涨价,南车、北车的众多机车车辆厂普遍效益不佳,同时订单不足。而此次连川崎重工都认为200多机车、5000多组件在2005年底完成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铁道部又如何解释其口口声声的“坚持国内生产制造”的招标原则?

所以分包了阿

南车的四方集团,北车的长春轨道,不都得到了合同么?

川崎重工+南车到明年底,一家做不完200编组,所以分了一大半给北车呀;

而且编组总数也降到了140,具体分到川重的,只有60编组,做不完才怪!

我怀疑冯老兄根本就不知道这次竞拍的前提:

5%原装引进/10%零件进口国内组装/85%交付中方图纸,中国国内制造

才会说出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矛盾语录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