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翻译】美国的华人移民史 -- 元亨利

共:💬15 🌺4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翻译】远大前程--另一件华人移民史

这篇文章载于波士顿环球报2002年三月二十七日.但该报不太好链接,你得是那种有送报上门的订户才能在网上找到过去的的档案资料。所以英文原文不好给链接,有兴趣的可以去图书馆查查看。

作者名字是Steve Bailey。 题目是Great Expectation。与狄更斯的小说同名,所以题目就翻成远大前程了。和前一篇一样,人名只能是音译,如有常凯申,纯属无奈。 下面是译文:

“我们是战士,所以我们的孩子们可以成为农民,而他们的孩子则可以成为艺术家。”

李天浩(Lee Tien Ho)的家族史上出过很多学者与哲学家,但当他与妻子金萍(Kin Ping)登上美国大陆时,兜里只有一张汽车票钱以及一个还远在三千哩以外的工作位子。正是托马斯杰佛逊的这些话,鼓励着他们在这片全新而又不总是友好的土地上开始了远离家乡的新生活。

他们在美国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种族,机遇的不寻常的故事。天浩与金萍是在异乡僻壤上的战士。毕终身之力,Thomas H. Lee(李天浩选择了托马斯这个好名字),打造了一份出色的职业,在通用电器公司他升至能源工程主任,并拥有30个专利;后来他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及质量改进的带头人。

战士之后是农民。他们的三个儿子耕耘在医学和法律的田园里。老大,威廉李,52岁,是波士顿海尔-道耳事务所的合伙人兼经理,是美国律师事务所领导中仅有的两个亚裔之一,也是全美顶尖的知识产权辨护律师之一。老二托马斯李博士(医生?),48岁,是社区健康合作公司的医务总监,还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副主编。小儿子理查德李博士,44岁,是哈佛医学院副教授,同时还领导着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17人的实验室。

比尔李(威廉李)把家庭的成功史,归功于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带来的工作精神及他们对教育的投入。但是,几个儿子都说,最重要的,家庭的成功还是来自家庭本身。

他们的母亲曾举起一根筷子说,一根很容易折断;把五根筷子放在一起,就很不容易断了。“这就是我们家的理念。一家人团结在一起,象胶水粘的一样。”,比尔李说。汤姆李说,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教悔,“你来自一个伟大的家庭,你就得准备去做大事。"

父母角色不同,但同样重要。“爸爸是智力上的主导,母亲则是慈爱和抱负的象征,”比尔李说。

李家人从最初就清楚的知道,通向成功的道路就是融入美国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忘记你从哪里来,也不意味着华人在1950年代的美国过的就很容易。比尔李说,“父亲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你是中国人,因为任何其他人都不会让你忘记。”

实例,在宾州的斯旺斯茅,李家得等到一个邻居街区投票同意,才能搬进他们的新家。李家还被告知,比尔不能在七年级上高级班,因为亚裔人没这个水平。

但是,种族从来不是李家心目中的主题,机遇才是。

汤姆李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以才能取人的。”

他母亲金萍说,“美国最主要的一点是,你可以作你自己,就是你自己。我看很多美国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她结发54年的丈夫一年前去世了,他们养育的儿子们还在不断进取,从来没怀疑过自己的使命。那么下一代呢,所谓的艺术家们?理查德李说,“我希望他们天天向上,这就是我对我孩子们的期望。”

天天向上。战士,农民,艺术家。有一件事在李家是不变的:不断进取。

关键词(Tags): #落地生根(唵啊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