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补文】现在并不是言论自由、军队国家化的时候 -- 陈郢客

共:💬811 🌺2653 🌵19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在一系列文章对于“天真”和“私利”是特别区分的了。

而当时的思想界,却是对“文革”恨之入骨的一批人。“反右”、“文革”也有一条知识分子的“命运线索”,知识分子多能“记忆传统”,恨之入骨,亦是自然。

我得承认“知识分子”亦有自己阶层的“传统”,便也很容易将自己阶层的“利益”放大,甚至放到国家、人民之上。6.4“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诉求老实说是盖过“反官倒”的。若土共不彻底让步,那就是与“人民”为敌,这里的“人民”,老实说不过是知识界、年轻学生们的诉求。

年轻学生们未必对“魏京生”感冒,知识界却是有人很懂得“魏京生”的分量和道路的,魏京生自视甚高也是难免,因为知识界里有人“引以为荣”并立志要“继承光大”的。知识界为什么会出“一夜美国人”,为什么会出“中国至少需要经历300年殖民地”的刘晓波,这便是将我的“荣光”引入“反专制”、“归化自由世界”的“康庄大道”的。有的人出于野心,何况国内有损国外有补,甚至是国内亦颇有好处的(中国13亿人,骗子易做;骗不了你自然大有糊涂的人)。你看,野心家实利者哪有不做的道理?有的人出于真诚,甚至有些人读书读得颇有烈士情怀,可学理之障,误人误国,令人一叹。这些人对于中国自己的传统,毫无敬畏之心;自己已然被“美帝”征服,还要代为前驱,教化更多的人。普世精英,误便误在此处。你未必绝对正确;为何却“真理在手”的姿态?

您如果看系列文的话,我对于80年代思想界亦是以“思想”考衡的:

陈郢客:【备忘志存】一个集锦系列

但其真正之所缺,亦在时代氛围时代精神矣。当日学生,呼以民主自由,亦自认有为,有救世之念,且携过往学潮之巨大光环(站在学潮对立面,于土共形象大为不利,亦颇多讽刺,太易落人口舌;当日之群众,唤起的联想必是五四,一二九,正义不可敌锋),终一败涂地,无益于民生亦无益于民主,唯有普通学生之热血、代价,令人难以释怀。呜呼!其时,天之骄子们亦堪调侃为官员候补,父母所望者,出人头地也;文革后开放日,国人多慕西方,思想解放亦为集体幻灭,官员也罢学生也罢民众也罢,大家齐心折回,土共创业之“土”,毛泽东思想之“土”,亦为过旧弃物。所幻想者,蹈成功者之途,得成功者之助,一举而功成热情之巨大,与热情之虚妄,理念之虚空,相映惊心;抗议者止于抗议,并无建设之举;名曰知识分子领导学生却不信其之代价同心,名曰官员承诺改革学生亦不信其信用诚意;私己宵小占据高位,始终信奉者不过自己亦不过他国之鼎力,广场遂为一代人精神废墟。直到今日,我们方能正视当日土共组织之“现代”,“有效”;“三三制” 既为可行民主亦堪为独特创新;西方民主亦有得失忧患,民主的道路绝非一条。今海外游行抗议西媒抹黑,方知行胜于知,乌合之辛苦艰难,赞叹土共草创之功用坚强,时距八九已将堪二十年

只能说,感觉兄台有些过度解读了。

至于你说文章被别人误读——呵呵,孔子的《论语》后来人能分出多少种读法?整体而言这是种丰富而非“利用”。

每代人要面临每代人的问题,——这个问题核心大约是考衡思想、作为及文章的量具。

有没有对准问题?有没有促进问题?所谓以史为鉴,便在于此。

6.4这么近,我们这代人是要总结6.4教训何处,不可重蹈覆辙,把握不住机会。至于平静的历史书写,再乐观也得20年后了。而且和我们这代人作为息息相关。是的。今天20岁的青年到了四五十岁,可能那时就有相对平静的历史书写了。

若是这代人有些失误继续进行下去,未及时反思,耽误时局——可能6.4会被视为“一个巨大的却被丧失的机会”,有如“明亡于万历”之说;若是这代人承担了肩上的责任,大体完成得不错。【将来,中国繁盛且制度有成之时,有人能写出如太祖当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话:和平时代里所有为中国进步完善而努力、奉献、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那便足矣。

我们活着的人,便是要为逝者将来能赢得这句话而努力。否则,国家不幸,6.4就算翻成神话,我们谁不苦涩难言,颇感讽刺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