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哈哈镜中的真实——笑话里的苏联史 -- 路人癸

共:💬371 🌺19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笑话里的苏联史6-冰原下的火花(上)

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孩子,如果长得像父母,那就是按反动的基因学说生出来的,如果长得像他们的邻居,那就是按照李森科的革命的环境决定学说生出来的。

“美国的摩天楼真是全世界最高的吗?”

“是的。但是苏联制造的晶体管是全世界最大的”

一个美国人刚从莫斯科机场出来,他想打听一下时间。这时从身旁走过一位莫斯科人,手里拎着个沉重的箱子,很吃力的样子。美国人拦住了他,问他当地时间。莫斯科人放下箱子,抬手看了看表,一口气报出来现在的时间然后还有气压.温度.湿度等信息。美国人很吃惊,问道:“这块表的功能可真多,是苏联的技术生产的吗?”,莫斯科人自豪地回答:“是的,是我们苏联技术制造的。”然后又吃力地重新拎起那个箱子接着说道“就是电池重了点。”

【这可能是本专辑的最后一篇文章了,以后除了那个苏联歌曲的帖子慢慢更新(我的计划是写10篇——那篇更多的是写给自己玩的,所以估计也就是慢慢来)可能以后就以潜水为主了。一方面是自己的能力确实有限,感觉写的很多东西自己都不满意(上一篇布拉格之春我就觉得不太好),另一方面自己的活儿也越来越多,时间有限。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最初下河的时候,跳水就是我努力的目标,当然跳水后就基本转入潜水。现在看来,这个梦想应该马上就要实现了~也就是说,潜水的日子快了。呵呵】

看到这个标题,我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小子要写什么?呵呵,其实我想写的是苏联的科学技术。

说起来苏联的科技事业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在大清洗的风暴和冷战的背景下,苏联的科技事业和西方的接触并不太多,更要命的是苏联的科技发展经常受到政治的干预;但另一方面,高压的社会体制并没有扼杀苏联科学家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想象力爆发出的光芒比他们的西方同行更加耀眼。某种角度上,苏联是一个高压下的北极冰原,但是在冰原下,苏联科技人员的火花依然能够燎原。

先说说苏联科学的政治化吧。

苏联时代,或者更准确的说,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科学发展是服务于政治的。这一方面就是对“资产阶级科学”的打击,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的封锁。

苏联对“资产阶级科学”的打击,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李森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特罗菲姆·李森科Трофим Денисович Лысенко

李森科作为一个生物学家,其主要理论是鼓吹所谓“春化处理”的育种法,(春化处理最初的定义只指为了促进花芽形成,对发芽种子给予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但其后不仅对发芽种子,还指对生长的植物给予低温处理也能促进花芽形成。尽管后来在乌克兰50多个地点进行的实验,表明经春化处理的小麦并没有提高产量,但这动摇不了李森科已经取得的胜利。 )他以此为基础,反对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基因决定性状),支持拉马克、米丘林等人的遗传学(环境决定性状)。

恶劣的是,他将政治斗争的手段和方法带入科学研究领域,打击学术上的对手,压制一切反对意见。在1935年的第二次集体农庄突击队员代表大会(斯大林出席)上的报告中,他就说“不管他是在学术界,还是不在学术界,一个阶级敌人总是一个阶级敌人。”随后,“米丘林生物学”被贴上了“社会主义”、“进步”、“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标签;而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则是“反动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的”。

在斯大林的支持下,李森科对他的竞争对手——美国籍遗传学家穆勒和苏联农业科学研究院前任院长瓦维洛夫进行了无情的打击。缪勒被迫逃出苏联,而瓦维洛夫则在1940年被逮捕后投入集中营,1943年8月因营养不良而卒于狱中。——据说李森科的发迹,最初还是靠瓦维洛夫的提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尼古拉·瓦维洛夫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Вавилов

1948年8月,苏联召开了千余人参加的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会议(即“八月会议”)。李森科在大会上宣布,这次会议“把孟德尔—摩尔根—魏斯曼主义从科学上消灭掉,是对摩尔根主义的完全胜利,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是伟大的节日”。在这次会议后,经斯大林批准,苏联正统的遗传学被取缔了,遗传学被宣布为伪科学,从事遗传科学的科学家被宣布为唯心主义者。1950年,苏联科学院和医学科学院的联系会议上和随后的党中央政治局上(?!)宣布巴甫洛夫学说是唯一正确的。

斯大林逝世后,李森科一度在反对个人崇拜的大潮中失势,但是由于赫鲁晓夫的再次干预,李森科和他的学说最终仍然保住了自己的位子。1961年李森科被重新任命为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直到赫鲁晓夫下台,李森科才和他的学说才最终被彻底抛弃。

其实不光是李森科,很多西方科学的新发现新进展,都被贴上了“唯心主义”的标签。比如1948年,苏联众多苏联物理学家撰稿完成了《反对现代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论文集,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贴上了唯心主义的标签,加以彻底否定。此外被打倒的西方科学还包括控制论等。

在此背景下,苏联科学界和西方的交流就成为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这时期最著名的一个案子,就是“克留耶娃-罗斯金”案。

1947年,苏联医学科学院通讯院士克留耶娃和她的丈夫罗斯金(奇怪,为什么这两口子不一个姓呢?)想要在美国和苏联同时出版其著作《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法》而遭到了苏联的严厉批判,甚至惊动了苏共中央。1947年6月17日,联共(布)中央在致基层组织的遗风公开信《关于Н.克留耶娃和Г.罗斯金教授案件》的公开信,认为克留耶娃、罗斯金的行为是反爱国主义和番国家的,是出自虚荣、沽名钓誉和对西方的崇拜,认为这是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严重问题,是资本主义对苏维埃知识分子的政治影响的结果。这封公开信还号召在科研教育机构、国家机关、作家协会等机构建立“人格法庭”,审判有类似行为的人。随后,苏联卫生部对二人进行了“人格法庭”审判。苏联甚至将这一事件搬上荧幕,拍摄了电影《人格法庭》。这一事件的波及面是相当广泛的,出差时将书稿带到美国的帕林教授被处以25年徒刑,苏联卫生部长也被撤职。

当然,在斯大林逝世后,文化界“解冻”的风气也多少吹到了科技界。当然,和文化界的解冻类似,这种解冻也是有限的,有条件的。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的案子就是一个例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安德烈·萨哈罗夫,核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三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获得者。他的作品包括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弹——1961年在新地岛爆炸的5000万吨级的“沙皇炸弹”。但是他从1961年起开始,开始呼吁禁止核武器试验。因为在西方发表相关文章,他在68年被禁止再接触保密研究。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是苏联人权运动的领袖,于75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但被苏联禁止离境领奖,由他的妻子叶连娜代为领奖。1980年,萨哈罗夫夫妇由于反对出兵阿富汗而被流放到高尔基市,直到1986年。他于1989年逝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那个“沙皇炸弹”——有中国网友称之为“赫鲁晓夫摇头丸”。(顺便说一句——苏联人本来是要造个一亿吨当量的核弹的……)太high了……

但是,政治压力并没有削弱苏联科学家的想象力,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仍然完成了大量挑战人类想象力极限的设计(尤其是在军事工业领域)。上文提到的“赫鲁晓夫摇头丸”就算一个,当然这个东西虽然让西方睡不着,但归根到底只是大而已,还没有实用价值。真正让西方抓狂的设计,是那些技术无比简单、思路超级奇妙、实用价值极高的玩意。这些设计让西方科学家们如梦初醒的发现——原来“低技术”攒出来的玩意儿也可以如此牛叉……

[核弹抗铁牛]

元宝推荐:神仙驴,橡树村, 通宝推:踢细胞,天涯浪子,响马,好知明言,小匪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