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太误时报】打脸,又见打脸 -- 呆鹅

共:💬18 🌺4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太误时报】打脸,又见打脸

被歪曲的抗战历史,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提示:跟帖中有只叫夜凤栖的肠粉果脯上窜下跳胡言乱语十分有趣

当如今翻案风盛行的时候,强调国民党军抗日功绩成了很时髦的事情。

现在既然指责中共的官方历史教材隐瞒真相,那么就得把所有被隐瞒的都列出来,怎可只揭示功绩而对丑行继续隐瞒?对那些打着还原历史真相旗号,动辄发上国民党击毙日军将领数量、自己牺牲将领数量来试图强调国民党抗日功劳的人来说,可别忘了从那些看起来很漂亮的数字中扣除国民党上述对抗日的“负贡献”,然后看看剩下来的是正数还是负数。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如是记录:

  

  “叛逃的将军1941年有12个,1942年有15个,1943年是高峰的一年,有42人叛逃

  

  。50多万军队跟随这些叛逃的将军离去,而日本人则利用这些伪军去保卫其占领

  

  的地区,以对抗TG游击队”。

降将们亲口告诉

  

  日酋冈村宁次的原话:“我们不是叛国投敌的人,TG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

  

  和日军一起消灭他们的。我们至今(1942年10月)仍在接受重庆的军饷。如果贵

  

  军要与中央军作战,我们不能协助。这点望能谅解。”(【日】稻叶正夫编写,

  

  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翻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华

  

  书局1981年版,327页)。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中记载41师团

  

  在1942年2月扫荡沁河地区决死一纵队时提到“在此次作战中,山西军第六十一军

  

  (军长梁培黄)以其主力,作为我方友军参加了战斗,此点值得注意。”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一章第五节这样说过:“到1944年,让重庆政府残存而不将其摧毁已成为日本的目标。”为什么“让重庆政府残存而不将其摧毁已成为日本的目标”?侵华日军的华北方面军是这样看的“华北方面军则认为……日本与重庆之间暂时处于战争状态,却有能够共存的性质。但是,日本与TG势力之间则是不容许共存的。”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华北治安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二章《1942年度前半期的治安肃正工作》第一节《大本营对华处理方案》下小标题《对华积极作战的研究》)而日本参谋本部第一部长在1942年5月的一番分析和思考也许说得令某些人更加惊讶:“攻占重庆后,抗战的中国有落入TG手中的危险,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估计,攻占重庆就只不过是极端危险的投机……” (出处同上)

而TG军队是怎么样一支军队呢?这支军队在日伪的后方活动嚣张到什么程度?嚣张到能让日军对一半以上的占领区失去控制。“1941年底治安地区为10%,准治安地区为40%,未治安地区为50%”(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华北治安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五章第三节)

曾经在八路军根据地生活过多年的英国教授林迈可在1967年就毫不客气地对一个前日本军官断言:如果八路军有像越共得到的那样数量充足的外援,“他们就会在一年内把你们赶出中国。”(【英】林迈可:《抗战中的红色根据地——一个英国人不平凡经历的记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21页)

有一位同志发言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KMT抗战肯定不够。为此,我们正在研究广西南宁战役,准备把KMT军血战昆仓关拍成电影。”

  

张老师听完后便问他:“你知道不知道日本人在南宁战役中投入了多少兵力?昆仓关上的日本守军有多少人?”回答是:“不知道!”张老师又问:“那你知道不知道KMT军投入了多少兵力?”回答仍是:“不知道!”张老师再问:“蒋介石召开的柳州军事会议你知道不知道?”回答竟然还是不知道。张老师感慨万分:“这么说,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人面不改色心不跳:“我不知道不等于别人也不知道,反正有人研究这个问题!”张老师对我们说,你看,这人一问三不知,居然也要谈史,尽管人云亦云,信口开河,可他还在喊,还要叫,还在摆一副请命的姿态,由此可见,凡谈及中国抗战,必须要搞清楚国共两党的功过与是非。当然对世间任何事物的评述,都是允许各抒己见的,可以各说各的理。但问题在于,谁说得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这在史学上就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不是不能说KMT抗战,也不是不能描写KMT在抗战中的牺牲,但核心问题是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人民。不能把无说成有,把败说成胜,把疮疤说成鲜花!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4月10日日军占领豫陕边界的重阳店,14年中,KMT共丧失国土2753254平方公里——当时全国面积11174002平方公里(含外蒙);丢掉城市970余座——全国城市为1200座;抛弃同胞2.57亿——全国人口4.5亿。在这个历史时期中,KMT有退无进,总的是屡战屡败。而台儿庄一役获胜,但是蒋介石却不愿承认这一胜利。为什么?一是战役为政敌李宗仁指挥的。再是浴血奋战台儿庄的,为蒋介石所不齿的杂牌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