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管中窥豹,中国科技发展之大趋势 -- 明石

共:💬148 🌺108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对中日两国国力的理解

国力并不体现在GDP上。否则就没法解释明为何亡于清,清又一再败于世界列强。我认为国力的强弱取决于政府的常规财政动员能力及投入产出效率。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百年英国能一再打败人口、土地、武装力量均占优势的法国。

下面提供几组数字供参考:

2008年日本中央财政收入830613亿日元(约合62295亿元人民币),支出和收入相等,明细包括:国债返还201632(24.3%),社会保障217824(26.2%),公共事业67352(8.1%),科教文化53122(6.4%),防卫47797(5.8%),地方补助156136(18.8%),其他86751(10.4%)。数据来源

除此之外,日本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一次性动员的预算外投入为15万亿日元(约11250亿元人民币)。

中国政府2008年度财政收入及支出:

收入61330.35亿,支出62592.66亿,支出明细和日本不同,我试着按日本的方式列一下:国债支付1305亿,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社保就业,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41986亿(67.1%),教育科研11139亿(17.7%),国防4179亿(6.7%),其他3978亿。数据来源

从明细表上看,很容易可以看出,中国的保障性支出跟日本相比要大得多。这个也很容易了解。中国需要养多少教师、警察、公务员?中国有多少公路、铁路、水库需要维护?中国的科教经费别看比例这么大,里头超过9000亿是支付普通和职业教育的,真正用于科研投入的,只有2000亿。日本我相信不会是这种比例。这2000亿还能从哪里抠?

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超过了日本,也许。但是在财政能力上,局限性还是有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