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一张农业图表想到的 -- wolfgan

共:💬51 🌺9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合理分配劳动力的话大集体是可以保证积极性的

大家一起下地劳动,谁干的多谁干的少心里都有数的。

后来有混工分的情况,实际上是人口增加,剩余劳动力太多引起的。就那么几亩地,还是那些活,干活的人比早先多了两倍三倍,自然是很快就干完,然后在地头扯淡,到点赶快回家忙乎自己的猪和自留地了。这就给人出工不出力的印象。其实该干的活都干了。农活不像工厂,忙起来也就那么几天,平时都很闲的。农民的性格,跟乡亲一起干活,根本就不会耍奸偷懒。就是包产到户以后,到了插秧收稻那几天,也经常是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上午插你的,下午插我的,跟大集体的时候还不是一样,谁也不会偷懒,或者计较说我家两儿子,你家两女儿,一起干活我吃亏了什么的。当然现在不一样了,都是一起出钱雇机器。

大集体的弊端,其实是以粮为纲,副业不发达造成的。可是良种化肥农药等没有普及,粮食产量低,不以粮为纲怎么办呢?粮食不够吃,副业也不好搞,搞个养猪场都没有饲料,只好各家各户靠割猪草自己养。实际上包产到户前江浙一带的农村副业就已经起来了。我知道有人在75年一路从浙江赶着几百只鸭子到福建卖,一趟可以赚几百块,也没有被割了尾巴。

如果集体经济保留到今天,那些条件不好的农村不会像现在这样凋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