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水浒英雄赞 -- (二) 傲血霜锋武二郎 -- 西柠

共:💬47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新闻】刚刚的消息, 有关武松墓

苏小小墓、武松墓复建封顶

( 2004-09-14 09:49:26) 稿件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新华网浙江频道9月14日电 (记者 曹银康 潘一峰)三个月前投入复建的苏小小墓和武松墓,13日上午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了封顶仪式。

苏小小(公元479-502),系南齐钱塘名妓,才貌出众。南宋时,后人仰慕其文采,在杭州西泠桥畔建墓纪念。清乾隆时,又在墓上筑亭,后几经毁建,至1964年12月墓亭已被平毁。1988年,有关部门在墓亭原址上仅修复了六角攒尖石柱瓦亭,取名为"慕才亭"。今年,杭州市结合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程,决定在西泠桥西北侧原址复建苏小小墓亭,墓建于亭内。其墓直径2.6米,墓圈高0.8米,墓顶仍用水泥封顶。而高5.5米的亭子建筑已基本完工。其亭柱子上将刻上国内数位著名书法家重书的12幅楹联,预计不久也将完成。

武松是《水浒传》里描写的108个好汉之一。据这部小说叙述,他在杭州出家,直至终老,葬于杭州。现址武松墓修于1924年,1955年墓被平毁。今年在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中,武松墓在原址进行复建。该墓位于西泠桥西北侧,墓直径4米,石砌墓圈高1.1米,墓道自南而北长10米、宽6米。墓前有一座石牌坊,高6.04米,重约16吨。墓碑高3米,上刻有"宋义士武松之墓"。墓碑及牌坊上所有的浮雕纹饰,均按老照片上的图案精心雕刻,按原样恢复。

据悉,介绍有关"两墓"设计、重建的文字、图片、光盘、印章、书法作品及《普庵咒经》等压胜物,在13日上午的封顶仪式上被置入墓内。

有关人士表示,杭州恢复苏小小墓和武松墓,不仅保护了历史的真实性和风貌的完整性,同时也为丰富西湖的人文景观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完)

杭城西泠桥畔的武松墓碑牌坊原汁原味

--------------------------------------------------------------------------------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日期:2004-09-07

  数块雕琢精美的青石板运抵北山街武松墓原址恢复工地现场。工作人员说,这些青石板将拼装成武松墓前的牌坊以及墓碑。今年国庆,随着一条崭新的北山街呈现在世人面前,武松墓将是这条街上一个历久弥新的符号。

  昨天上午,记者在西泠桥畔的武松墓原址看到,每块长方形的青石板上,都被木条

  做成的架子精心“保护”着。青石板上,浮云、花朵、青龙等形状的雕刻图案层叠繁复,栩栩如生,就连青龙嘴巴上的龙须都清晰可数。据北山街保护工程指挥部有关人士介绍,这些青石料都是设计人员专门跑到福建精选的上等材料,并请了全国知名的雕刻师傅雕刻而成。为保证原貌恢复武松墓,墓碑和牌坊上所有的花纹,都是根据老照片上的图案“依样画葫芦”的,称得上原汁原味。所有青石块的总重量大约有16吨。

  武松墓何时建在西泠桥边有待考证,但《西湖新志》编纂时(20世纪20年代)已明确西泠桥边有宋义士武松墓。现址的武松墓位于西泠桥畔,修于1924年,在1964年被平毁。

  今年,为充分挖掘西湖的历代传统文化,在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要求以及专家学者论证的基础上,武松墓在原址恢复。据介绍,新恢复的墓高2.8米,墓圈高1.1米,直径4米。墓碑高3米,采用福建青石制作而成。墓前甬道宽6米,长10米。甬道上立一座牌坊,其上匾额“摇?缕婀逦啊卑丛?篆书字体恢复,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拟由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撰写。

  如今,武松墓的墓圈已基本修葺完成,施工单位将在上面堆土、铺上草皮。而墓碑名“宋义士武松之墓”将集字而成,并择日雕刻。至于恢复后的武松墓中埋放些什么,有关部门还在商讨之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