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海上武力解救人质的可行性 -- 菜刀也是刀

共:💬107 🌺9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委员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权作参考

实际上,从海盗登上“德新海”的那一刻起,这次事件的性质就从反海盗变成了人质救援,而这个性质就决定了最终解决方案就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我们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断定,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交钱赎人。因为很简单,这次的劫持事件根本就不具备用武力手段解决的起码条件。

索马里海盗集团劫船要钱已经有好几年时间、几百起案例了,真正成功地动用武力救出人质的案例非常少。其中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前不久美国海军的行动。但仔细看看当时的情况,对比一下“德新海”现在的情况,就会发现两者条件天差地别。

美国人当时遇到的情况是:人质只有一名,被押上了海盗的小艇。艇上没有多少空间,所以总共也只有4名海盗,其中看守人质的海盗只有一人,他和人质就一起站在小艇边上。而美国海军的军舰当时就靠在小艇旁边30米距离上(允许军舰如此靠近海盗艇,是海盗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或者说,海盗沦落到需要靠美国军舰帮助航行的地步,这个绑架就已经失败一大半了)。所以,美国人的解决方案十分简单明了,先发信号给人质以暗示(人质是个老船长,鬼精鬼精的),然后一枪打死那个看守,人质立即跳下水向军舰游过去。然后舰上枪炮齐鸣,压制住另外几个海盗,防止他们向人质开枪,最后人质成功获救。

而“德新海”的情况呢?德新海是一条很大的货船(网上有两种说法,40000吨和68000吨,委员猜测一个是标准排水量一个是满载排水量),船上有25名中国船员。登上船的海盗数目不详,欧洲方面根据海盗艇的数量猜测有超过二十名海盗。所以总共有25名人质和约20名海盗分散在船上几百个舱室中的某几个舱里。在海盗把船开到海盗港停下后,事情更复杂了。海盗和人质可能留在船上,也可能上了岸,如果委员是海盗头子,还会选择一部分上岸,另一部分留守。此外,没人知道岸上会不会有更多的海盗来增援。

这就是救援行动要面临的基本条件。中国海军的指挥官们掌握的情报,大体也不会比以上这些信息多多少。

所以,如果要采用武装营救,那么几十名特种部队必须在某个夜晚武装泅渡登上“德新海”。泅渡距离可能有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因为在上次美国营救成功之后,海盗不太可能坐视中国军舰靠近“德新海”了。然后,这几十号人要搜索船上所有舱室,打死找到的所有海盗,救出所有人质,而且不能让任何海盗察觉。因为一旦枪声大作,岸上的海盗来增援,麻烦就大了。然后,需要清点人质,如果不足25人,对不起,麻烦您几位再跑一趟,上岸去,把码头和周围村庄全部搜一遍,把剩下的人质救回来,而且同样,不能被人察觉。因为一旦在人质获救前枪声响起,人质就危险了。上述所有行动必须在一个晚上完成,因为完成个半拉子的任务到了白天必定会被大批海盗发觉,然后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最麻烦之处就是,打死所有海盗未必是成功,但只要一个人质被打死就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这就是反海盗行动和人质解救行动的差别,也可以说,是军队行动和警察行动的区别。

特种部队行动,最注重小分队行动,目标明确,计划简单,最忌讳计划复杂,人员众多,走漏风声。像上述的大规模复杂行动计划,成功标准又如此苛刻,不知道指挥官要疯狂到什么程度才会批准执行?再闹一次“国产黑鹰坠落”难道好玩么?委员一贯认为应该用适当的实战行动锻炼部队,但那必须是谨慎选择,充分准备的行动。像这次条件完全不成熟的场合,如果滥用武力,拿人质和士兵的性命冒险,那是应该上军事法庭的。

当然,如果你认为中国海军应该向印度海军学习,把人质、海盗连同船只一起打成稀巴烂,那委员也没啥好说的。

所以,同学们,冷静,冷静,准备赎金,交钱领人,没什么可说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