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追忆鸾翔凤集的配音艺术家 -- 御前带刀护卫

共:💬16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花!你的帖子真让人怀旧,但我现在打死也不看译制制片了。

想当年多少平常的外国电影因为有了他们的配音而增色,又有多少原本出色的电影因他们而更加深入人心。

以致于误以为阿兰德龙本来就应该是有童自荣清脆的鼻音……

可我最受刺激的便是这对极有代表性的组合:

童自荣的声音太有特点了,不论借谁的面孔说话,那角色都象童自荣的傀儡,

真诡异啊。最晕的是在《珍珠港》里,他一个人配了三四个角色的声音,(具体都有谁忘光了,其中有两个只有一两句对白的小兵),结果我一听到童的声音就走神出戏……

后来到了法国,看了太多法国老电影,正象楼主说的,阿兰的声音毫无特点,甚至低沉沙哑吐字不清,与童自荣的高亢的念白朗诵根本不着边。

更晕了……

这样就造成了角色与声音的双重错位。

电影的最真实自然的效果应该是同期声,即使因为种种原因现场没有录音,后期也应尽量做到骗过大众的耳朵。

法国也有不少配音的美国电影,他们都会尽量找与原演员最接近的声音来配,再加上两种语言的接近(至少比起英语和中文的差别来说),配出来的效果极其逼真,如果不是死盯着演员的口型,很难察觉片子是“外国”的。

中国人配音的观念,可能是由于戏曲文化的影响,更注重“行当”,而不是真实自然。这就出现了一个声音担当一个类型的角色,却与原声毫不匹配的现象。

也是这个观念的影响,配音演员基本上都是在重新创造角色,不太在意原版的音质和口气,录音效果也干净得过分……(也难怪,录音棚里,大都不放原版声音,演员只有手中的本子和银幕上无声的哑剧)。

当年,全中国只有长春和上海两个电影译制片厂,长影出名的“大碴子”口音,配的大多是苏联电影。西片更多的是由上译做。最成功的经典便是孙道临的哈姆雷特。我认为它成功的原因正是因为原版电影本身就是舞台剧的翻版,字正腔圆的舞台腔正暗合了它的风格。

上译的水准和精益求精不是盖的,那是一字一句地抠啊,为了把口型和气息表情大概其对上,必须在不损原意的条件下加字减字,字词腾挪,为一句话能折腾几个小时……

可毕竟他们就那么几块宝,随着外国影片进口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一个声音在不同电影中反复出现的现象。

再后来,出现了一批以“棚虫”著称的配音专业户,配音质量明显下降……

后来我就再也不能忍受进口配音片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