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峡流域目前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 -- wqnsihs

共:💬228 🌺6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产业空虚不破、三峡库区难安

我根据《瞭望》周刊2009-07-14关于万州(前万县地区)的报道整理的内容

产业空虚不破、三峡库区难安

  三峡库区是我国七大连片贫困区之一,三峡工程的兴建,大批工矿企业在搬迁中关停破产,(整个三峡库区搬迁企业为1397户,关闭破产企业1100多家,占搬迁企业的近80%。)库区城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移民迁建工程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导致近年来出现“产业空虚”现象。而万州作为三峡库区中心城市和移民第一大区,产业空虚的情况尤为突出。

  万州动态移民达26.3万人,占整个三峡移民总数的1/5。1992年前,三峡工程处于长期论证状态,库区也由此陷入长达30多年的“不上不下”中,国家在库区布局的工业项目少,产业发展基本停滞。到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移民任务结束时,万州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仅为37.9亿元,净利润只有1.23亿元。

  “只见交通线、不见生产线,只见新楼房、不见新厂房”,成为万州等库区城市的真实写照。产业空虚导致万州经济发展滞缓,城镇就业矛盾加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在2003年至2004年最困难的时期,万州近50万城市人口中有6万余人下岗失业,6万多人依靠低保度日,城市调查失业率达20%以上。不少移民对现实不满,对未来悲观,将自身生活水平下降归咎于移民搬迁,使经济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

  因此,解决不好产业空虚问题,移民就无法安稳致富,库区也不可能长治久安。

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向本刊记者介绍说:“库区一、二、三产业都不强,各区县情况不尽相同,但普遍存在的是工业空虚。对万州来讲,“产业空虚”主要“虚”在工业。2006年,万州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7.7%,分别比全国、全市低15.6和7.7个百分点。

全区没有一户产值超过4亿元的工业企业。

搬迁过程中又关破了一批,按照“库区淘汰污染、亏损、产品无市场的企业”的原则,万州要关闭销号的企业有263家,以前一大批大企业如万县罐头厂、万元造纸厂等现在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此外丰都也是产业空虚的重灾区。丰都县经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丰都县原有100多家企业,但有70多家在搬迁过程中破产倒闭。奉节原有工业企业243家,但现在关闭破产后只剩下35家;忠县原有101户企业,有67户需要关闭。企业关停之后,工业产值大幅下降。以忠县的税收为例,以前工业企业上缴的税收每年在3000多万元,但现在不到1000万元。)

 另外,三峡库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万州区人均耕地不足0.7亩,解决好‘三农问题’,只有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把一部分农民变成市民,同时通过工业的发展来带动、反哺农业,才是出路。但是由于库区经济活动不多,交通不畅,流动人口少,消费主要靠“内需”。工业太弱,就很难扩大城乡就业,无法提高社会收入水平,消费需求也很难上去。就连世界品牌的长江三峡旅游,目前对大多数区县来讲,主要是“过境游”,对当地经济贡献很有限,库区各城市的旅游收入占GDP比重普遍未超过5%,第三产业在短期内难以形成强力支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