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可以没知识,不能没常识--看河里国共之争有感 -- 飞马

共:💬305 🌺2090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数据争议比较多,以前敏感,现在慢慢开始研究

我也没有相对权威的数据。如能专门撰文分析,或许更有说服力。至于蒋有没有杀上关上几百万,我不知道,我说陈述的问题仅是他没有用群众运动阶级斗争的方式关上杀上几百万人来改造社会。方式的对错不是我可以下结论的,仅就双方采用的不同方式做陈述而已。以下是苏联俄奸数据的一些观点:

苏联解体前,这是一个极为敏感尖锐的问题,在苏联是禁止研究的。以前,在苏联学者写的伟大卫国战争史中,一向只讲全民上下一致,同仇敌忾,奋勇抗敌,仿佛全国是铁板一块,没有什么消极现象可言似的。实际上,苏联战时各个社会阶层的情况是很复杂的,在农民、战俘和少数民族中,除顽强抗敌,保卫祖国,表现英雄Z義、民族气节的一面外,在一部分人中也严重地发生了“附敌叛逆现象”。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前几年曾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访问的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所长阿·奥·丘巴利扬,在近年出版的一部二战史著作前言中曾说:“附敌问题作为一种国际现象,也没有能在苏联得以避免,而且它在我国有着一系列的独特之处和特点。”(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热点问题》,莫斯科1995年版,第14页。) 。丘巴利扬称苏联的“附敌叛逆现象”有其“一系列独特之处和特点”,主要是指这一现象同其他国家相比,在苏联有其相当的规模性和严重性。据这位学者提供的数字,战时投敌变节,直接在德武装部队中服役的有70万到100万苏联公民;此外,还有被俘苏联军人的一部分被编入德寇警务部队中服役,加上在敌占区为德寇地方行政机关服务的苏联公民,达20万到30万人。(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热点问题》,莫斯科1995年版,第12页。)这就是说,按俄罗斯史学家的统计,战时苏联总计附敌人员达100-130万之多。而据德国史学家统计,此数则为200万。(注:《另一场战争(1939—1945)》,莫斯科1996年版,第320页。)按照德国最高统帅部的资料,在西欧各国组编在德军中的民族军团(附敌军团)有176万人,而在苏联组编的附敌军团就达196万人。此外,另有苏联附敌人员组编的9个师协同德军作战。这9个师包括:西乌克兰1个师、波罗的海地区3个师、白俄罗斯1个师、弗拉索夫指挥的2个师,以及由哥萨克人组成的2个师。(注:《另一场战争(1939—1945)》,莫斯科1996年版,第324页。)至于为德寇效劳的政治组织,曾建立有乌克兰拉达、白俄罗斯拉达,以及各种民族委员会,包括北高加索、土库曼斯坦、鞑靼、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民族委员会,等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