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老萨第二张照片的解读 -- 黄河故人

共:💬67 🌺5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给黄河兄注解的补充

感谢黄河故人兄的热心考证,这样的帖子,不补没人性啊。

说到东北抗战中的“炮手”,实际上,从我看到的抗联资料中,颇有不少烈士在牺牲的时候是手持双枪的。使用武器多为驳壳枪。想来,大镜面驳壳枪号称20响,双枪连发就是两挺小机枪的火力阿。再加上抗联和义勇军多有神枪手,这个威力在近战中多可独当一面。可惜,日军这种情况下,不是用炮炸就使用掷弹筒,甚至还有出动飞机的(打王凤阁的参谋长就用了飞机,打赵尚志甚至出动过炮舰!),在重武器面前,可惜了我们的神枪手。这个问题黄河兄也写过文章,提到东北的绿林双枪玩不好,报号都不好意思到双字 -- 不知道王家烈要是到了东北报号“双枪将”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关于战斗的考证,我给您多一点资料,实际上这是一批照片而不是单独一张。我多放几张上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军攻占龙岗隘口之后,从画面上看日军多为骑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事实上,照片的说明提到,参战日军是日军的骑兵第十三联队,这是日军老牌的骑兵部队了,后来在后套和傅作义的骑兵部队曾经多年殊死交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军这次“东边道讨伐作战”中炮毁的磐石城南门

-- 由此,龙岗隘口之战,我推测是1932年农历八月中旬宋国荣部攻打磐石县城时,日军以骑兵快速部队增援磐石后追击宋部时发生的后卫战。宋国荣从磐石撤退在农历八月十四日,可能已经进了公历十月。宋国荣部原为正规军,所以阵亡将士的服装也较为整齐。

宋国荣,吉林省伊通县人,东北讲武堂第八期毕业,九一八事变前任东北军第二十三旅六六五团一营营长,辖4个连,共600余人。1932年6月起事反日,曾攻克双阳县城,1935年战败后退往北平。

至于搜身,我家河北老乡回忆当地日军扫荡,和八路军交战时,对于八路军官兵尸体都会用刺刀挑开棉衣和腰带,一来判断人是否真的死了,二来检查是不是身上还有武器。这张照片或许也是这种情况。

另外,我那篇文章提到的“太平哨之战”,也有进展。找到一张当时日军展示缴获物资的照片,其中有一面旗帜,上书“黄沙会”。据查,这是个发源于山东的教门,有的部众抗日,有的投日,情况复杂。由于闯关东的山东人很多,莫非是他们带来的一个分舵,参加了抵抗力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请注意“黄沙会”的旗帜

最后,为了表达对您的感谢,增加一张照片 -- 中国抗日武装攻占后破坏的日本领事馆三道沟分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据资料记载,1933年7月,杨靖宇曾在三道沟袭击日伪军一部,是不是就是此战?由于东北有太多的三道沟,还没法确定,不过可以算是一条线索吧。

[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