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共和国高级将领杂谈--智深勇沉说杨勇 -- 温相

共:💬30 🌺10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共和国高级将领杂谈--忍辱负重徐向前(中)

徐向前一生多次处在政治、军事上的漩涡中,越是在这样的处境下就越能反映出徐向前的作风和品格。

一九三二年,红四方面军败退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冬季,被国民党军追到漫川关,漫川关是鄂西北进入陕南的重要隘口。此处地势险恶,地贫民饥。当四方面军进入漫川关以东康家坪、任岭地区时,前有陕西杨虎城部据漫川关防守,堵住去路。后有胡宗南部也由郧西追击至漫川关东南任岭、雷音寺、七里峡、古庙沟一线。此时,国民党军四十四师也抢占了漫川关东北的张家庄、马家湾一线,六十五师和五十一师也尾追至漫川关以东大沟口、当山地区;第四十二师则经漫川关以北的石窑子向南压来。前前后后国民党一共动用了5个师左右的兵力,企图一举将四方面军全部围歼于漫川关附近的峡谷中。 张国焘第一次放下架子准备听取徐向前的意见,不过,张自己有个主张那就是分开走,游击的打法,徐向前没有含糊,提出了鲜明的反对意见:“我们整体突围好比一整块肉,如果分开就等于把肉切开,敌人要的是我们分散,以便各个击破,分散突围,不能啊。”一向唯张国焘马首是瞻的陈昌浩也非常同意徐向前的意见,他说:“向前,你说怎么办吧,我们都听你的。”就这样,徐向前决定“以一部兵力牵制当面之敌,集中力量从北面敌接合部实行突围。以十、十一师各一部牵制当面之敌,十二师在七十三师的配合下,在北面夺路前进。 ”(根据徐深吉中将的回忆),徐向前点将许世友,命令他一定攻取垭口,许世友用脑袋担保。

多年之后,徐向前回忆这段往事时仍然心有余悸的说:“漫川关是关系到我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许世友那个团立了大功,幸亏敌人刚到,包围圈不严密,我军决定果断、行动迅速,利用夜间突围,否则后果难以设想。”

再有一次就是西路军时,当西路军到达大靖时,中央给陈昌浩、徐向前发来电报:“由于河东还未能战胜胡毛王各军,妨碍宁夏计划之执行,我们正考虑新计划,但河东主力将与西路军暂时的隔离着。”电报还征求陈、徐意见:进入新疆和退回河东哪一个更有把握。电报收到后,徐向前主张西进,陈昌浩附和,中央复电同意陈徐的意见。然而,当军队在古浪和马家军交手后,主力部队红九军损失严重,阵亡2000多人(当时全部西路军为2.2万人),九军参谋长陈伯樨、二十五师师长王海清、二十七师政委易汉文均战死,军长孙玉清负伤。这次战败后,徐向前立刻修正了自己的原来看法,主张撤退,他重新估计了马家军的战斗实力

和西路军的对比,指出:“九军被搞了这样一家伙,与过去的形势可不同啦。我们究竟怎么个打法,在这带能不能站住脚,这里有没有建立根据地的条件,都是问题。关键是看敌我力量的对比,一厢情愿是不行的。”然而,陈昌浩并没有认真的看待这次

失利的背后的复杂原因,仍旧主张继续跟进,他当时的看法是马家军不过尔尔,先头部队受了点挫折,不等于就打不开局面。徐向前不同意他的看法,二人第一次面红耳赤的争论不休,陈其人

孤傲、作风专断,对于徐的争论大起反感,第二天召见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要成员准备针对徐向前的“错误言论”展开反右斗争

,公开批判徐向前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因为与会者多数人为大敌当年不宜内部分裂,这才作罢,然而,陈的主张却得到贯彻落实,大错就此铸成。所以,后来在检讨西路军战败时,陈昌浩也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在于此。

西路军首次兵败倪家营子跑到威狄堡后,徐向前再次主张向祁连山撤退,而陈昌浩决定决定连夜回师,继续固守倪家营子,还以

右倾威胁徐向前,无奈之下,徐只能服从命令,就是这个固守的决定最终断送了西路军仅存的几千人马。最后的血战到来,徐向前冲在第一线,战场上的幸存者回忆,徐向前站在房屋顶端亲自指挥战斗,比之苏家埠那次还要危险几倍,这一战,西路军名将陈海松及其麾下将士悉数阵亡。陈昌浩在战后以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决定,组建西路军工委,陈昌浩、徐向前回中央脱离部队。徐向前反对脱离部队,而陈昌浩则表示“我们回去要和中央斗争去”,中共中央在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电文强调指出“毛炳文东撤利于你们发展,在你们打破马敌之后,主力应准备东进一步,策应河东。”而后张国焘也来电说“军委对西路军的指示是一贯正确的,对西路军是充分注意到的”,他批评陈徐二人“如果还有因过去认为中央路线不正确而残留着对领导的怀疑,是不应有的”。“应当在部队中,特别在干部中,提高党中央和军委的威信。” 随后,中央军委给西路军电文称:“同意西路军在现地休整一时期,集中全力乘机向东打敌,争取尔后以一部西进条件下,并大大向东扩展甘北根据地。”这一电报最终导致著名的高台血战,五军军长董振堂阵亡,红五军团全部垮掉

,这也是陈昌浩所说的要和中央作斗争的理由所在。

但是,在那种情况下,陈徐脱离部队造成了影响不是一般性的,李先念首先就不同意陈徐都离开部队,因为这等于自杀。徐向前再一次的劝阻陈昌浩:“我们的部队都垮了,孤家寡人回陕北去干什么,我们留下来,至少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这支部队是我们从鄂豫皖带出来的,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回去干什么?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也死到一块嘛。”然而,陈昌浩还是决定他和徐向前突围,其余部队交给李先念、李卓然率领。至此,出发时的三万人的西路军全面走向覆灭,后来李先念到达新疆时部队还不足六百人。徐向前晚年自承“我迁就了陈昌浩的意见,犯了终身抱憾的错误,疚愧良深。”

西路军的溃败是多方面原因的,这里面,军委的指挥部署朝令夕改也是写到了明处的,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而后,陈昌浩固执己见,没有能够认真听取徐向前、李先念的正确意见也应当负一定的责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