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以TFP代替GDP作为官员考核的标准 -- 思想的行者

共:💬31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保八不重要,关键在于保就业率

自从朱镕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把GDP增长率的8%作为稳定经济的目标以后,现在温家宝政府也把GDP 的增长率8%作为稳定经济的核心目标,但是窃以为这样做并不正确。

我们知道经济要素分成两种---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由此经济增长率也就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劳动力增长(即就业岗位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一个是由资本投资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一个是由综合要素或者说广义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

经济危机来了,我们确实需要经济增长,问题在于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增长

中国一直以来面临的问题就是资本投资过热,换句话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相当部分来源于资本要素的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而综合要素增长率和就业率增长不高,从而带来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将原来的经济增长的单火车头驱动(即投资驱动)转变为三火车头驱动(投资、就业、技术进步),现在中国受到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传染,出现了一定的经济困难,中国需要自己的经济增长的引擎来推动经济列车走出困境,通过确立一个合理的经济指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所以总体上来说,朱总理和现在的温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是目标管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一次有效的应用

但是指标需要更具体化,不够具体化的指标也就意味着政策的导向性不够具体化,导致以指标带动的目标管理的效率下降。

具体一点来说,政府可以确定一个就业率增长的指标和技术进步(即TFP)的指标,督促下级政府完成各自的指标

中国长期只看重GDP增长指标,却不看重就业率指标和TFP指标导致的结果是:

有效需求不足---或者说内需不足,因为内需是与就业率高度相关的指标

就业率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就业率,也包括商业部门即第三产业的就业率,实际上街头的小商小贩也属于就业人口,促进街头的小商小贩的贸易的繁荣,我认为也可以是政府努力的一个方向(而不仅仅是以维护市容为目的对他们进行粗暴的驱赶---城管的负面形象的背后其实是有着政府的经济导向政策的失误的影子的)

投资过热:这个前面已经分析了原因了

技术进步力度太小:见前文分析

总的来说,采用更具体的经济指标作为考核点,可以使得政府的政策具有着更强的导向性,使中国经济尽早的从低谷中走出并且实现腾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