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中国上古史的原始资料哪里去了? -- 任爱杰

共:💬230 🌺5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是在质疑太史公的人品了

呵呵,

秦朝焚书,主要损失的就是这些官方的史料

这个结论是太史公说的。我在正文里面已经引用得清清楚楚,还加了标记。太史公的郁闷是因为严重缺乏资料,而我的郁闷是有些人就算资料摆在他的眼前他也视而不见。

至于你其他的疑问,很容易解释。

第一,战争的烈度不同。上古时代的战争不但远远不能和现在的核战争比,就和战国时候比其烈度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春秋时代的战争,更像是小孩过家家,拉到郊外,马拉着战车对冲一把就结束了,平民伤亡很少,破坏程度是极其有限的。

第二个,是上古时代书籍的载体很少。想想吧,你穿越到那个时代拉屎该用什么揩屁股?没有纸,没有印刷术,七扭八拐的甲骨文金文篆书,抄录极其费时费力,又占体积(所谓学富五车不是闹着玩的),藏书的困难不是动辄一张DVD里装上万本书的现代人所能想象的。普通人家根本没有可能有多少藏书,所以官方的才是大头,而且绝大多数应该是孤本。

第三个,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和言论非常自由。除了秦以外,没听说有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做控制思想和禁书这类事情。不说别的,连个史官都往往搞不定。

第四个,是秦王朝的法令执行效率。秦法之严苛,是现在不把法律当回事的中国人所无法想象的。陈胜吴广不过是走路误了个点,而且还有"天大雨路不通"的客观原因,就要"法皆斩",逼得只好揭竿起义。筑阿房宫修秦始皇陵的是几十万犯人,筑长城的主力是犯人,击匈奴攻百越的军队里也有大批犯人,哪里来的那么多犯人?就是秦法严格执行的结果。

而秦的焚书法令有多严酷呢?

[QUOTE]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QUOTE]

注意,这个城旦可不是让你当官的意思,是刑罚的一种。

也许有的人经历过文革吧,某些家里私藏古书的,一旦被发现会被批斗受严酷的迫害,所以大多数人包括我家的选择都是烧之保平安。但跟秦这个酷法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天下藏书,官方资料占大多数,被秦一烧而空;民间的,又在如此严酷的法令下所剩无几,连太史公都仅能找到一星半点上古时代包括夏商的事迹,难道这还称不上"几乎彻底摧毁"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