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1929-1933大萧条的路线图 -- 古城老农

共:💬41 🌺2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还有一种分析方式

是从金本位的角度。

美、法当时是世界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按照金本位的构想,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可以通过各国之间的黄金流动来均衡。

但是美国在贸易出超的情况下,仍然极力吸收黄金。法国照方抓药,最后英国顶不住了--一战早就把英帝国的老底掏空了。于是1931年(可能不确),英国宣布再次放弃金本位(英帝国的霸权随着金本位而确立,在一战前后,英国已经放弃过一次金本位)。英联邦和北欧国家随即跟进,成为英镑集团,并从而在国际贸易中相对金本位国家拥有货币兑换率的优势--货币不再受金本位束缚,可以随意贬值。罗斯福上台后(1933年3月)的就职演讲中公开表示国内优先以及不惜放弃所谓对经济不干预的正统观念以挽救经济。接着美国在同年就迅速放弃金本位,基于commodity价值的方式调整货币兑换率。

法国和邻近的西欧国家死守金本位,一直到Hitler的危险破在眼前,英美才同法国签订协议,同意相互之间的货币不得随意贬值。

这个时候的法郎金本位集团,已经。。。

1933年的伦敦经济会议,1932年由英国倡议,主要是希望美国免除一战的战争赔款问题。结果美国hoover总统提了2个条件,一个是不谈战争赔款,二个是讨论世界白银问题(为美国的衰落的白银矿业找出路,选举年嘛)。结果会议什么结果也没谈成,法国想恢复国际金本位,罗斯福只是观望,派出的代表团热心于白银问题,英国倒是想稳定国际贸易。最后唯一的结果就是那个附加出来的白银协议。次年美国就通过白银购买法案,国际银价飞涨,再次年中国(最后一个主要的银本位国家)被迫放弃银本位。至此金银本位都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推动白银方案的白银议员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白银工业在美国也成了历史的陈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