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海贫困女研究生宿舍内自缢身亡(图)!!!!! -- wxmang的书童甲

共:💬971 🌺1620 🌵6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贫困是个标签,贴上引人同情而已。

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得看是谁的命运。人家杨顺顺的命运不是改变得挺好的,还能从荷兰带巧克力回来给妈妈姐姐吃。他不读书,这个年纪,有这个能量吗?当然人家一开始没说这个,说了这个就不贫困了。这是那个小学(可能未毕业)程度的妈,说着说着说多了,言多必失,新闻报道里写出来的(初衷是说元元可怜,巧克力都没吃完)。

杨顺顺也挺可怜的。要说他在他姐死之前,也不算太过分。但是,既然贴了贫困的标签,这些都不能说了,只好被广大网友狂骂。贫困嘛,那么好装吗?

对杨元元适用的句子,我觉得是那句“性格决定命运”。有她这个强势的妈如影随形,能心态正常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说别的,看看天涯上海事学生的发言,那儿贫困生真是一堆一堆的,还是真的贫困。

学生A:父母都在务农,三代农民。似乎是带着2000块就上学了。学贷两万四(本科4年),然后拿了三次奖学金一共几千元。现在在读海事的研究生。就住在杨元元宿舍楼的对面。网上发贴骂杨顺顺不是东西(此帖也已上新闻)。代表句是“有些人还自以为高智商,等阿富汗能造出航母了,也造不出他的大脑”(大意)。

学生B:大一知道得了病,执意退学。都到了火车站,被学校追回来,去公立医院看病,安排休学,然后等病好了,顺利就业。

学生C:从贵州过来报到。只带了两件衣服,还是借的。火车票还是借钱买的,人现在还是好好在读书。

学生D:单亲农村家庭,还有个妹妹,当然也是靠贷款和勤工俭学的。

还有一堆,起码有5个贫困生的例子,个个比杨元元穷很多。(杨元元公费研究生,据说补贴一千六一个月。上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09年每人每月425元。杨元元还未交住宿费。)

当然幸运的是:人家没个妈妈跟着硬要住宿舍。还“寒风”“冰冷的水泥地”,要是一来就找个地方住,上海9月天气,哪用得着如此煽情。按那时的天气,就是凉风,凉爽的水泥地了。所以说,宿管是要负责任的。早点把她赶走,就没那么多事了。

学校给她安排了勤工俭学,她是不是占了人家的资源?真的需要帮助的人有很多的。

据说海事的专业不怎么样。比如轮机系,这个专业出来,就是在船舱底下弄燃油的干活,一旦出了事,几乎是不可能生还。所以但凡有口饭吃的家庭,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干这个。这也导致了学校里,上海生比外地生少。想想看,一个外地穷人占多数的大学,会有老师管理员歧视贫困、歧视地域?他们也不怕被骂死?喊冤帖里几乎没实话,说来说去,就是要钱。最后只好瞄准可怜的宿管阿姨,来个指东打西。

说阿姨态度不好,弄得人家要寻死。态度不好,杨元元还要她妈搬回去住,她妈还不反对?可见态度是没关系的。我倒觉得,可能是人家态度太好了,杨母得寸进尺。

据说只要阿姨早点去,就没事。别说时间什么都是推测,如果杨元元真的没有那么坚定的要死,只要她站起来,就可以活。只要她挣扎一下,也可以活。那种姿势,直到最后一刻,她应该都可以借到力,改变主意。她为什么这么坚决得要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