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我接触的国内知识工人的近期思想动态观察 -- wqnsihs

共:💬2350 🌺13088 🌵2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口水

这个问题三十年前就已经在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吵过了,不过对象还不是中国是抽象论战,但是双方之间的一点重要分歧就是对于依赖跟敏感的定义上。换到天朝就是外贸对天朝的意义,敏感跟依赖是两回事。

外链出处

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依附论关于相互依赖与和平关系的理论分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相互依赖的定义问题。基欧汉和奈指出,在理解相互依赖的政治意义时,必须区分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所谓敏感性“指的是某政策框架内做出反应的程度——一国变化导致另一国家发生有代价变化的速度有多快?所付出的代价多大?”所谓脆弱性指的是“如果存在更多的选择,如果制定新的或完全不同的政策是可能的,针对外部变化进行调整的代价是什么?” 简单地说,敏感性描述了一国感受外来变化的速度和深度,脆弱性反映了一国进行政策调整和改变的能力和难度。

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体现了维持相互依赖关系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脆弱性强调了打破相互依赖关系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这两个方面反映了相互依赖对国家的影响以及相互依赖条件下的权力关系。在现实政治中,国家间的相互依赖通常同时包含着敏感性和脆弱性,两者很难被割裂。然而,正是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导致了相互依赖理论的根本分歧。

自由主义倾向从敏感性的角度定义相互依赖,认为国家间关系越密切,国家感受外来变化的敏感性就越高。当一个国家发生的事件能够迅速地影响另一个国家时,这两个国家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相互依赖理论的开创人理查德·库珀就是从这个角度给出定义的,即“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敏感反应关系”。在贸易领域,当双边贸易额增加之后,需求弹性(即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必将导致价格变动同步性(即一体化程度)的强化。理查德·罗森克兰斯等学者从两个向度解析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在纵向表现为双边贸易的流量,在横向表现为相关要素价格的变动程度。他们认为从敏感性角度能够“比‘脆弱性’或‘不脆弱性’更直接地揭示相互依赖的性质”。

现实主义学者则认为,相互依赖应该被理解为国家的脆弱性问题。相互依赖就是脆弱性的相互关系,处于这种关系的任何一方在打破关系状况时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这种代价的分配通常是不均等的,也就形成了依附的关系。肯尼斯·沃尔兹认为:“国家间若存在高度的相互依赖,则意味着这些国家要经受住高度相互依赖所包含的、常见的脆弱性,或受这脆弱性的影响”;因此,“我只要说,破坏相互依赖的关系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意思也就说尽了”。大卫·鲍德温(David A. Baldwin)也认为,相互依赖中所包含的“代价”不是指进行某种交易时需要付出的费用,而是指这种交易发生变化时要承受的损失。

在定义相互依赖的过程中,两派学者实际上已经表明了他们关于权力与相互依赖关系的基本看法。从敏感性角度给出定义的学者认为相互依赖是权力的替代。他们认为,现实主义关于以国家为中心的“撞球”模型已经过时。“撞球”模型设想国家就像弹子球一样相互碰撞,每个行为者的运动力决定了最终的运行轨迹,而随着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政治已经演变成“蜘蛛网”模型,就像小人国的士兵缠绕在格列佛身上的绳子一样,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企业的日常活动已经束缚了国家的行动自由,传统的国家权力观已经过时了。 相互依赖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国际关系形式,其中任何国家的活动都必须取得其它国家的合作。

从脆弱性角度出发的学者则认为,相互依赖本身就体现着某种形式的权力。这主要是因为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通常都是不对称的,假设A国应付变化的能力高于B 国,在双边调整政策的过程中A国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小于B国,这样,A国就可以利用这种不对称作为杠杆,迫使B国做其本来不会做的事情——这就是权力。赫胥曼指出:国家能够把来自依附关系的经济权力转化为“政治压力和特权”。约瑟夫·奈也认为:不对称性是“相互依赖政治的核心”,“谁能够左右相互依赖的对称性,谁就拥有了权力”。在他们看来,相互依赖本质上无非就是相互的依附,依附就是缺少权力的表现,而权力就表现为独立,因此,任何国家都应该力争减少自己的依附性,增加自己的独立性。

至于

相对最好的是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主要因素是整体经济中出口比重的多寡.出口拉动型的普遍比内需拉动型的受创要深,出口比重占GDP越重的受创就越深.日德现在是出口拉动型,那时也是,所以受创最重.美国虽然当时是最大的出口国,但是由于国内广阔的市场,出口比重没有日德那么大,所以受影响次之.英法是内需拉动型, 所以受影响最小

麦迪逊的千年经济统计P360里面以1990不变价计算的数字是:

国家 1913 1929

出口占 英国 17.5% 13.3%

GDP比例 法国 7.8% 8.6%

德国 16.1% 12.8%

美国 3.7% 3.6%

西班牙 8.1% 5.0%

日本 2.5% 3.5%

如果换个指标用进出口占GNP比重来衡量,那么德国外贸的比重并不高到哪里去。我手头临时这个数据,没用GDP当分母的版本。

进出口占GNP比例

国家 1909-1913 1 924-1928 1929-1933 1934-1938

英国 52% 38% 28% 24%

1905-1913 1920-1924 1925-1934 1935-1938

法国 54% 51% 42% 33%

1910-1913 1925-1929 1930-1934 1935-1938

德国 38% 31% 22% 12%

美国 1904-1913 1919-1928 1928-1938

12% 12% 8%

日本 1908-1913 1928-1937

33% 41%

外链出处 P22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