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迷雾中的歼十B -- 观望者

共:💬66 🌺2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说的代分,是我自己理解的代分。

而您说的我也知道,您说的当然很有道理。但能量机动和核心机载设备那一个更能体现战斗机的代差?我想还是机载设备。

当然,气动也是核心的东西。什么样的条件决定出什么样的成果。苏联时期,它的气动理论成果可以算是辉煌。但怎么辉煌它也无法在新机的实用性上表现出来,比如苏-17的可变后略翼只有三个变换点,所以实际上和一代机的控制原理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而米格23使用了新技术后起后略翼长成为有效的可变翼。

象米格29,最初它就不是电传的,也不是静不稳定的。它的发动机也只有西方二代时代涡扇的水平,但大家都认为米格29是典型的三代机。

同样,F-14气动,推比也不是三代的水平,但大家也认为它是三代机。那是因为F-14有综合的航电系统使其获得惊人的作战效能。而F-15也是静稳定的飞机,早期的F-15的推比也不出色,但它也强大的飞控火控系统而被认为是三代机。那米格23-27为什么不被认为是三的代机?那不是它们的气动比谁落后,而是它的设备也是二代的分开专用的。整体上没比二代机有更大的效能。所以米格23-27就不被认为是三代机。还有包括苏-15!

美国的静不稳定气动是从F-16开始的,而苏联是su-27开始的。

从飞机的使用,那需要肯战场上的使用,苏联有它的系统和交战方式,所以它设计飞机的时候着重是战场上的短暂使用,而不强调出色的综合使用性能。但美国强调的是面面具到。所以比较注重综合航电来提高各种环境的实用性。F-15的设计,可以看成美国机向米格机靠拢的一个表现。但当能量机动做到美国人面前的时候,苏联人则从一开始就注重了能量机动。

我们看看二战后的战斗机,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向,一是美国的和平时期综合使用效费比好,战事能够应付一定威胁的战斗机。而苏联就强调战时的短暂使用和大量生产。苏联机强调的是有自己的特色。

再进入21世纪来看,我们如何看前三代机的划分?我看是先看它们的意义。再强调发动机,雷达的分别来划分战斗机的分代,那是不合理的。而航电才是二战后主导战斗机发展的核心。

与航电和使用方式来总结它们,我认为比总结它们的机械性能更容易分开它们的差别。

想欧洲的台风,按美国九十年代的4S标准,它是达到的,但我们仍然不认为它是四代机,这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四代机的一个重要核心,那就是一体划的战区情报交换系统。

所以,我个人的总结是:战斗机的核心是航电,而不是机械性能。这就是我和您认为上的不同。当然或者您更有理,但我的认识是在您的认识上的一种补充。

象国内的网站或者杂志,在战机分代上都强调发动机,雷达等机械上的不同,几乎很少提到它们的航电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其实个人认为,给战斗机使用到来革命性变化的不是机械,而是电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