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泛希腊三国演义 -- 秉烛堂主

共:💬8 🌺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2回

第2回 珀第卡斯擅兴杀伐;巴比伦城大封群雄

话说马其顿重步兵方阵,天下闻名。其组阵也,以二百五十六卒为一营,四营为一团,四团为一师,一师则四千一百人也。东征军之主力凡七师二万八千余人,米烈格即一师之长也。及步兵诸将喧嚣之中拥立阿里代厄斯登位已毕,方觉近卫骑兵同僚早已悄然离去,又有小校来报,称近卫骑兵团全团带甲,出城门而去。米烈格乃觉不妙,召步兵各师长官于一处,议曰:“七中郎率骑兵备战出城,其意盖不善也,骑兵虽少,然若断巴比伦城之渠道水源,则全城不日必陷困顿,我辈虽众,亦成瓮鳖矣。诸公以为当如何是好?”或曰:“近卫骑兵所依者,珀第卡斯及李奥纳陀二三人也,恃其有王室血统,觊觎王位,已非一日。擒贼先擒王,不如趁其立足未稳,先出一队精兵,潜入其营中,立斩珀第卡斯诸人,悬其首以示诸骑兵,骑兵团必俯首称臣,以就王化。则干戈不行,甲胄不动,可安三军也。”米烈格抚掌称善,乃从军中选有勇力善近战者十数人,扮作扈从打扮,潜出城门,欲入骑兵营寨行凶。不料近卫骑兵诸将早有防备,刺客甫出城门,即被游骑斥候所俘,报与珀第卡斯。珀第卡斯闻之,大笑曰:“此辈奸贼,黔驴技穷,何足惧哉?”乃身自卸甲免胄,单骑而出,至于城下,曰:“步兵兄弟听了,我乃王室之亲,七大中郎将之首,近卫骑兵团长,东征军副帅珀第卡斯是也。你我皆马其顿之手足,自东征以来,浴血百战,同生共死,而今竟一朝反目成仇者何也?尔等之帅米烈格不服上命,弃先帝之骨血而擅立庸主,今又使尔等来害我性命。此岂为马其顿大丈夫之行哉?尔等如甘愿叛上做贼以求富贵,则可自来取某之首级,我必成之!”城上步卒听了,皆有悔惭之色,传于军中,遂渐兴和议。

且说近卫骑兵之出也,军中之持重君子竟多不从。东征军主簿,卡底亚人攸美尼斯,素以忠义多谋而为先帝所重。闻立嗣乱起,乃杜门不出,或问之孰当立,对曰:“此马其顿国人之事,非吾一色雷斯寒人所宜与闻也。及其立也,我辈即当共辅之尔。”及闻近卫骑兵破城出奔,乃白衣至步兵营中,从容谓米烈格曰:“步骑之争,旦夕则罢,日久恐非马其顿人之福也。且骑兵已出,如鸟入空,如鱼入水,风来电去,皆称自如。而公等之兵,荷矛负盾,行如蜗蚁,非方阵无以成军。城中蛮族之人无虑百万,能持干戈者亦当数十万。今去国万里,孤悬敌境,而自相反目,一旦为异邦仇族所乘,彼骑兵自可走矣,公等欲何所归焉?”米烈格诸将闻之不语,然亦有追悔之意。攸美尼斯遂自荐为步兵之使,单骑前往骑兵营说项。三来五去,终撮合步骑缔成妥协。乃定议,以阿里代厄斯为王,号菲利普三世,王后罗克珊妮如生男亦同为王。以骑兵帅珀第卡斯、李奥纳陀,步兵帅克拉特洛、米烈格同为摄政。遂全军誓于亚历山大灵前,以先帝之灵为证,和好如初。克拉特洛者,东征军之步兵副帅者也,其人勇冠三军,爱兵如子,堪称世之楷模,步兵之卒尤重之,然先帝崩前,已命其帅万余老卒西归马其顿,以代马其顿留守安提培特之职,正行于基里基亚郡道中,故今不在巴比伦也。

珀第卡斯打理完毕,乃入后宫觐见。内宦总管巴古阿斯不敢怠慢,直领其入王后处。只见罗克珊妮花容失色,以泪洗面。珀第卡斯只请以腹中幼主为重,保重圣体。又问巴古阿斯以宫中近况,答曰宫人闻帝之崩也,多自悲命薄,痛不欲生,前朝王太后茜茜甘比斯尤甚,竟自闭于室中,不食而死。原来茜茜甘比斯乃前朝波斯帝国阿塔薛西斯二世王之女,大流士三世王之生母也,素为亚细亚人所重,伊苏斯之役为亚历山大所俘,亚历山大以母礼待之,深为所感,宣言曰:“亚洲之主者即为吾子。”故其势仍盛于巴比伦宫闱之中。罗克珊妮恨恨曰:“此阿黑门族老妖,蛊惑圣上久矣,今失势自裁,死不足惜。然其余孽尚存,他日必生祸端。”珀第卡斯曰:“娘娘何出此言?”罗克珊妮曰:“斯塔缇拉姐妹尚在苏撒,且谣称亦得圣上之喜也。此二女自恃阿黑门族玉叶,于波斯旧地素有虚名,今又自称身怀贵种,一旦为前朝余烬所劫,必得一呼百应,将军不可不防。”原来斯塔缇拉、德里普缇姐妹皆为大流士三世之女,前年亚历山大与赫菲斯琛于苏撒各娶之为妻,以悦波斯之众,而素为马其顿人所忌也。珀第卡斯曰:“娘娘放心,此事易办。”乃矫诏召斯塔缇拉姐妹速来巴比伦侍圣。及其入宫,竟命巴古阿斯沉二女于井,坑而杀之。

月余,罗克珊妮果生下一男,近卫诸将大喜,取名曰亚历山大,于襁褓中立为共主,号曰亚历山大四世,传令三军共贺。珀第卡斯密召其党,其弟步兵师长阿尔科塔,近卫中郎将阿里斯通,妹夫步兵师长安德洛米尼之子阿塔罗斯,阿塔罗斯之弟波勒蒙,近卫骑兵团新任团长安条克之子塞琉古,行军主簿攸美尼斯等,议曰:“新王甫降,天下粗定,此正拨乱反正、清灭叛党之时也。”乃定策,宣言曰:“先帝临终有言:‘必于吾葬礼之上大阅三军,以成一极盛赛会。’今成礼之时也。”乃遍集三军于城外校场,号称大蒐,使步兵先居其中,骑兵环之左右,战象摄其后。及其成列也,步兵大惧。珀第卡斯升台曰:“我马其顿人以武立国,纲纪为先,下从上命,上下一心,故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前日先帝灵前,尔等中竟有悍卒者违令抗命。冲撞朝堂,逼辱大臣,玷乱先帝之灵,致三军失和,邦国不宁。此诚万死不赦之罪也。念尔等一时糊涂,未明所为,故今日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尔等速交出贼首谋主,限一营必出五人,可免一死。”步兵骇然,虽欲抗之,而方阵未成,干戈未备,四面皆弓马白刃相围,无所逃死,遂从其命。共献当日喧闹作乱者三百余人于前。珀第卡斯乃禀报阿里代厄斯,以正刑典。竟将三百余人皆置于战象足前,践踏为肉饼。三军齐观之大骇,自是乃畏服珀第卡斯如虎也。然先明者亦以此知其人不仁,其运亦不久矣。

米烈格立于阿里代厄斯王之旁,观之亦股栗如梭。阿里代厄斯抚之曰:“吾告于珀第卡斯矣,将军无罪勿惊。”米烈格唯唯而退,欲奔城外,而追兵已至,乃大呼曰:“庸主误我!”遂奔入马都克神庙中,终为游骑执而杀之。

珀第卡斯既除内患,乃集亲信计曰:“今天下初定,东征之众,滞留巴比伦,群龙无首,日久必生事端。不如将诸将尽皆外放远郡,裂土封侯,各享富贵,亦可树藩攘夷,稳固四边,以为王室之屏障也。安提培特久戍本土,大权在握,先帝亚历山大亦对其多有忌惮,今当使其续领马其顿留守,兼治希腊、伊皮鲁斯,以抚旧人之心。使克拉特洛副之,则二虎相争,我可坐收渔翁之利。安提戈者,先帝留其于弗里吉亚,本欲使其保境安民,以为东征之后方也,数年间竟四面攻伐,得地颇多,有独霸小亚细亚之势,此辈尾大不掉,当稍抑之,分其地于多人可也。埃及,叙利亚,两河,波斯,地大人众,富庶可观,然皆为蛮夷之民所居,武备不修,兵源不广,可与位高权重之人以安其心。米底,赫卡尼亚,为波斯旧臣所据,今仍可令其各居原职。大夏,粟特,印度,旁遮普诸郡者,辽远难治,羁縻而已,亦不必改弦更张。”遂以两王之名草拟诏书,分天下为二十八郡。各郡太守如下:

安提培特为马其顿留守,兼治希腊、伊皮鲁斯;

吕西马科为色雷斯郡太守;

安提戈为大弗里吉亚郡太守;

李奥纳陀为小弗里吉亚郡太守;

攸美尼斯为卡帕多基亚及帕弗拉哥尼亚郡太守;

米南德为吕底亚郡太守;

菲罗塔斯为基利基亚郡太守;

阿桑德为卡里亚郡太守;

托勒密为埃及郡太守,兼治利比亚及阿拉伯;

米提林人劳密东为叙利亚郡太守;

尼奥普托勒穆为亚美尼亚郡太守;

阿科西劳为两河郡太守;

培拉人阿孔为巴比伦郡太守;

佩科斯塔为波斯郡太守;

特利波利穆为卡曼尼亚郡太守;

波斯诸侯弗拉塔弗尼为赫卡尼亚及帕提亚郡太守;

波斯诸侯阿特洛帕梯为小米底郡太守;

培松为大米底郡太守;

斯吉诺斯为苏撒郡太守;

阿明塔斯为大夏郡太守;

斯基泰厄斯为粟特郡太守;

斯塔桑诺为德朗吉、阿里亚郡太守;

西比尔提厄斯为阿拉科西亚、格德洛西亚郡太守;

罗克珊妮王太后之父奥西亚梯为帕洛潘米西亚郡太守;

波鲁斯为印度郡太守;

塔西利斯为旁遮普郡太守;

阿吉诺之子培松为所征印度其余之地太守。

珀第卡斯乃自封为摄政兼天下兵马副元帅,使其党皆领诸军要职,又遥尊克拉特洛为太师,以收马其顿士民之心。又命迦勒底匠人依亚历山大身形相貌,以纯金打造人形金棺一具,外罩以金椁,中充水银,置亚历山大遗体于其中,又命埃及尸匠治之,以保其千年不腐。又选精兵千人,命将军阿里代厄斯统领,护送梓宫归葬马其顿旧都阿迦伊。及梓宫之西出巴比伦也,主客士民皆涕泪送之,万人空巷,军中有卜者名阿里斯丹德者,素有神名,视之曰:“此梓宫所安之地,必为安定无敌之国。”

且说珀第卡斯大权在握,乃弃糜烂民力之巴比伦海港之工,止劳师无功之南讨阿拉伯之兵,遂革亚历山大末年之诸弊政。正欲重整朝纲,以固帝国之时,忽有急使自东自西同时来报,乃知希腊人不服马其顿之治久矣,及闻亚历山大凶讯,竟于欧亚两大洲同时发难。欲知珀第卡斯如何应对,且听下回分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