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特工传奇之侯殿坤的最后一击 上 -- 萨苏

共:💬24 🌺3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特工传奇之侯殿坤的最后一击 上

曲波的《林海雪原》,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纪实文学作品,在我国读者中的魅力一直长盛不衰。至今,谈起智取威虎山等经典段落来,依然有很多人能津津乐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林海雪原》剧照

不过,要是猛然问一句 -- 《林海雪原》里土匪中级别最高的是哪个?

这可能就会让读者感到混乱了。

在这部小说中,土匪里面级别最高的,是被座山雕称作“侯专员”的国民党滨绥图佳党务专员,军统特务侯殿坤。从名义上说,无论座山雕还是许大马棒,都是他手下的保安旅旅长。即便是神河庙里那位“宝塔镇河妖”的假定河道人宋宝森,也不过是他部下的高级参谋而已。

从小说的构思来看,侯殿坤在整部小说中更像一个土匪一方象征性的领军人物。虽然穿针引线,却很少露面。真正到他图穷匕见的时候,小说已经到了尾声。

但是,侯殿坤在最后一战中,却依靠军统特工的“独门暗器”击伤了剿匪小分队中的大将栾超家。这个大土匪兼老特务在绝境中的最后一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栾超家绰号“猴子”,在少剑波的小分队中是最为机警灵活的人物。奇袭奶头山,就是他率先从鹰嘴峰上以荡秋千的动作做了一次不带降落伞的空降,为剿匪部队打开了许大马棒匪帮据点的后门。在最后的李鲤宫之战中,侯殿坤已经成了孤家寡人。这样优势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富有经验的老侦察员,栾超家怎么会伤在侯殿坤的手上呢?

让我们来看看曲波在小说中的描写吧 --

“侯殿坤漏网!”杨子荣跑来报告,“尸体和俘虏中都没发现他。”

“对了!”姜青山接过来说,“大概赛虎(小分队的猎犬)是在叫我们走。”说着马上要走。

“别忙!我的,轮也该轮到了!”栾超家十分不礼貌地把姜青山一摔。

“什么你的我的,一块去!”杨子荣不耐烦地说着,同栾超家、姜青山、李勇奇向赛虎跑去。

赛虎在前,四人在后,走了不远,望见一个大树洞,侯匪的足迹是奔向那里。

四人成战斗队形前进,逼近大树,同声高喊:“姓侯的,出来缴枪!”

“别打!别打!缴枪!缴枪!……”听到树洞里战战兢兢地在喊。果然侯殿坤从树洞里爬了出来,没了眼镜,高举起戴着巨大的黑皮手套的双手。栾超家一看,“我的!我的!”凭命地跑上去。在离侯匪十几步的地方,只见侯匪右手一低,栾超家一个踉跄,歪了几歪倒在地上。

杨子荣喊道:“特务手枪,老栾吃亏了。”话未说完,只见侯匪的手又向着倒在地上的栾超家伸去,手背上闪了一下亮光。

“射击!”杨子荣恐怕栾超家再吃亏,急急地命令道。

只见姜青山枪一端,当的一声,侯匪滚在雪地上,一动也不动了。

三人一起跑上去,先看栾超家,可是栾超家已从雪坑里爬起来了。左手握着右肩,指缝间流着鲜血。

“不要紧!并不重,离脑袋和心脏还远着呢!”

杨子荣急忙一把扶住栾超家,迅速掏出手绢,包扎好伤口,然后一同走到侯匪的尸体前一看,侯匪的脑袋已经开了花。杨子荣朝姜青山笑道:

“真好枪法!”

李勇奇手一摸嘴巴,“打猎的手,还能跑得了猴子!”

杨子荣弯腰摘下侯匪的大手套一看,原来是支无声手套手枪。“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栾超家吃亏,第一在于轻敌,第二在于侯殿坤使用了特工专用的秘密武器 – 无声手套手枪。

如果《林海雪原》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对于这样的情节我们大可一笑而过。但是,《林海雪原》偏偏是一部相当写实的军事作品,作者曲波亲自指挥了在牡丹江地区的剿匪作战,小说中的杨子荣,栾超家,座山雕,马希山等都是当时剿匪作战中双方的真实人物。小说中的战斗,虽然并非完全写实,却大都有本可原,多半提炼自当时真正的交锋。

侯殿坤用手套上的特务手枪击伤栾超家这一情节,背后有着作者独具匠心的人物描写目的,其真实用意在于突出侯作为军统老特务的身份。

在历史上确有侯殿坤其人,但看其生平,与小说中的侯殿坤却有微妙的差别。

历史上的侯殿坤原籍山东省费县崮山后村。青年时与人闯关东,因性情狡悍,后聚众为匪。1946年初,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先后进入东北。国民党方面委任侯殿坤为滨绥图佳中央国务专员,曾纠集土匪袭扰民主联军后方。被剿匪部队击败后潜入苏联数年,后归国接受改造。可见真实的侯殿坤并非被剿匪部队击毙,而且他的生平中并无太多与特工活动有关的描述。而《林海雪原》中的侯殿坤,却是一个“空降”的老牌军统特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无声手套手枪示意图

曲波很可能在剿匪作战中对军统特工的装备和特点作过研究,否则不会想到让侯殿坤使用“无声手套手枪”。这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特工武器,其来源颇有故事,非老牌的军统特工,很难有机会接触和得到这种武器。

所谓“无声手套手枪”,并非国产,而是美国海军情报部研制的装备,在世界特工兵器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情报部人员往往需要到接近前线的地区或敌后活动,执行这类任务的特工人员经常会遇到各种危险,非常需要一种隐蔽而可靠的近距离自卫武器。“无声手套手枪”因此应运而生。

世界谍报技术权威凯茨.密尔顿(Keith Melton)在他的作品《秘密战争》中曾描述过这种奇妙的特工武器。“无声手套手枪”没有枪柄,枪身由两根连接在一个金属扁盒上的柱状体组成,较长的一根为击发装置,较短的一根为枪管(口径.38),金属扁盒内为压缩空气,造型有点儿像打火机。由于这种手枪凭借压缩空气发射弹丸,因此发射音很轻。

它可以用螺丝附着在皮革手套的背面,一般有两种安装方式。

第一种,枪管与中指平行,击发装置与无名指平行。需要时可以平举手臂,以中指指向对方,用小指扣动扳机击发。第二种,枪管与小指平行,击发装置与无名指平行,射击时以小指指向对方,以中指扣动扳机击发。这两种射击方式都巧妙地借用了手臂担当枪托的作用,可谓匠心独运。但是,它的击发装置位置古怪,需要特定手指动作才能射击,不经训练很难使用。从小说中侯殿坤的动作来看,他显然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您可能要问了,好好一支枪,干吗要把击发装置设计得如此古怪呢?

[待续]

元宝推荐:MacArthur,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