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口外的故事---与西口的比较 -- 红鱼的心情

共:💬18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接二
家园 接三

近代的鼠疫就是由开垦草原造成的。如果是边疆的人,(呵呵,虽然张家口不是边境,但一直是汉人的边疆)都知道当地有个地方,叫屯垦。我查了查,从张家口所在的察哈尔,到东北三省再到新疆,几乎县县都有屯垦这个地名。这意味着什么。从清朝开始,大规模的来自山东、山西、直隶、河南等等人多地少的农业移民,进入了内蒙,这些人开始是私自开荒,有点钱的就从蒙民、王爷那租种,以至于出现了肥沃的东北粮仓。本来清政府是严禁垦地的,但是,蒙古王爷们大片的草原带不来收益,私自租给农民们正式两全其美。清末,为了从垦荒的农民手里收取税赋,清王室特地成立专门的部门,用于促进蒙古草原的农业化。于是,从张家口开始,各个地方就有个各种级别的屯垦,到了后期,就成了一个地名。

这种大规模的开垦,首先带来的是疾病的泛滥,然后就是蒙古上上下下的对抗,抗垦,以至于出现了“独贵龙”,其中还有一个著名的反抗者叫白音赛音,后来,还有一个席尼喇嘛成了革命者。

  

在我看来,张家口以北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天寒地冻,风沙滚滚,那些前仆后继的农民移民们,付出的是鲜血和奶水,收获的却是不够糊口的山药蛋和莜面。然而,从张北以北,以西,自古以来,是牧草丰美的牧场,是皇家牛羊肉和马匹的供给基地,直到民国,这个皇家的牛羊群才被撤销,成了现在的几个国家级贫困县。

种植大烟,这是农民们为了生存的基本出路。我爸的忆苦思甜,就是当年我爷爷抽大烟死的早,我奶奶靠着给地主家收大烟养活着我爸和我大爷。可见,直到解放前,这都是蒙地汉民的糊口之道。

  

艰难的生存。这就是我对蒙地农民的看法。

当然,也有有钱的人,大规模的种植,可能会有相对好的收益,但是,基本上,有钱的地主都是靠种大烟发的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