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来难(一) -- 独角兽

共:💬41 🌺1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老来难 (三)

故事自然是个很狗血的故事。但以我对这家人的了解,以及妈妈的描述,也许留下的只是一声叹息。因为这其中并没有大奸大恶之徒,也没有虐待老人的恶行,他们似乎都只是普通人,或者只是比普通人差一点点,或者只是比我们期望的差一点点。面对悲剧,独角兽最大的感概是:即使不能再善良一点点,为何不再聪明一点点呢?

对比一下两个老太太一生的境遇吧。

我的姥姥今年八十七岁了。多半时间跟我改了嫁的舅妈一家生活,冬天,夏天不农忙的时候,我妈妈会把她接到县城的我家过,中间也会在老姨家住上个把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权主义者,独角兽总是会感概的表述姥姥一直生了7个女儿才生了个最小的舅舅,那个跟二姨家大表姐一样大的舅舅,完成她传宗接代的使命。(其实她中间还生过三个儿子,都是很小就夭折了,最大的不过两三岁)。别无选择的,舅舅担负起赡养姥姥的责任,同时也得到了我家和老姨家最大的支持。舅舅可称得上孝顺,但是却早死。很让我不能理解的,姥姥要跟着改嫁的舅妈一家过,而不肯长期待在我们家,尽管我家的条件现在是最好的。对现在的舅妈,以及从前的舅舅家,我都是一贯的态度,只要他们让姥姥过得舒心,财物方面我们就能让他们舒心。当然,他们也不能太贪心。客观的说,除了我家,我老姨家,以及去世的舅舅,其他的姨们的表现也就是普通人吧。毕竟他们自己都当奶奶姥姥了,有自己一家的日子要过。可是,从来没有听姥姥抱怨过子女什么,挑剔过什么。在家里永远干力所能及的事情,说话做事似乎永远在为你着想,给她钱永远是推脱之后给100留50,点心水果都先给孙子孙女尝尝鲜,从不独食。希望姥姥就这么永远知足的过下去,即使有那么一天也不要多受什么折磨。这里我的孝心有两层,孝顺姥姥,孝顺妈妈;私心有三层,姥姥开心,妈妈开心我才开心。

再来说说三姥姥。姥爷是韩家老大,七女一儿;二姥爷没有生养,过继了三姥爷家的三舅舅;三姥爷有六儿二女(包括过继出去的三舅舅);老姥爷是天生哑巴,没有结婚。于是,老韩家的故事在那一代就由这隔墙而居的姥爷家和三姥爷家演绎。

年轻时,三姥爷三姥姥恃着六个儿子,意气风发,言语上不无刻薄。俺妈为首(因为是俺妈,当然得为首,别人跟我都不熟呀^_^)一众姨妈,女儿当自强,鸡叫就是命令,穿衣,下炕,出门,拣粪的拣粪,拾柴的拾柴,下地挣工分也不落人后。俺妈后来还当上了县里第一批女拖拉机手,挣上了不分男女的最高公分。

时光飞逝,儿女们转眼娶妻嫁夫。姥爷在舅舅刚刚成年就去世了。而三姥爷则老当益壮,拥有良田数亩,果树几十,有足够的资本和空间挑选自己最喜爱的儿子。儿子有好有坏,这儿媳们的毛病就更多了。于是,大舅舅永不来往,三姥爷死时都没上门;三舅舅算是别人家的孩子了;四舅舅在我记忆中没有记录;老舅舅继承了房子,跟爹妈同一屋檐下,但是单过。后来三姥爷死了,三姥姥将地和果树分给了五舅舅和老舅舅,两家每年给老娘粮食若干,现金若干。三姥姥那时身体依然硬朗,吃喝不愁,遂拒绝与老舅舅一家一起过,说是看不惯儿媳懒惰,不愿给他们做饭刷碗。据老妈讲,三姥姥日子过得也颇为滋润,儿子们在村里乡里都算是混得不错的,明里暗里也会给她些零花钱,老太太每逢集市必欣然前往,购得零食点心,冬藏西掖,生怕孙子们偷食。如此,老来倒也还没见到难。直到她八十大寿那年,儿子为她风光贺寿之后她的私己钱也达到了1000元之多。藏来藏去的,这一日就找不到了。后来据说在某纸箱内找到。儿媳未免她再次藏丢,替她保管了。但三姥姥从此有了心魔,日以继夜的唱唱骂骂,时而糊涂,时而清醒,不再生火做饭了。

想是她终日的唱骂,而她老人家身体尚好,老舅舅一家对她早已没了温情,也没有更多的照顾她。不知她是在清醒时,还是在糊涂时,才会经常去二舅舅,五舅舅家,赶上饭口,可以吃口热乎饭。更多的时候她会跑更远的女儿家,总是觉得儿子们都不孝,女儿对她好。可惜,她的女儿让她失望了。因为潜意识里不想惹麻烦,于是在一连串误会之下,终于三姥姥在二女儿家老宅的院子里冻饿一夜,第二天接回老舅舅家,甚至还没喝上一口小米粥,就咽气了。听说,咽气前,眼角流下了泪水。

我妈说,那个二姨还在跟大家讲述事情的经过,把一切归结为误会。但是不知道再进老宅的时候,心里有没有一些不安,也不知道她自己是否也有疼爱的女儿呢?

独角兽真想跟那些八杆子勉强能打得到的亲戚们罗嗦几句:

表舅表姨们呢:

有没有听说过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想想自己的老娘,再看看自己的儿孙,会不会有点怕?午夜梦回,清明上坟,会不会有点心慌?烧元宝能安神么?分不到房子,分不到地,听了一些难听的话,你们也是负债的人呢。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谁也不是大风吹大的吧?你妈欠你什么了?

跟你们说大道理,你们听不进去是吧?说点你们听得懂的。一个八十多的老太太,生活尚能自理,所需无非是几句暖人心的话,一口热乎乎的饭,能有多难。就算她罗嗦一点,挑剔一点,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孝子美名传”呀,成本不算高。否则,各位在四邻八乡的混的人模狗样,风光无限的背后就是“他娘生生的冻死了”。想的再深一点,你们就不怕老太太柜子里还有个清朝的瓦罐,在冻死之前清醒糊涂着给摔了?多可惜呀。

三姥姥呀:

你一生好强,那也强不过老来难呀。你谁也不欠,都是他们欠你;你谁也不用求,自己照样潇洒;全天下的道理都在你嘴里,他们个个不孝顺;可这些都换不来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温暖呀;甚至在最后的时候换不来一顿热汤饭。咱干嘛不歇了口舌,给他们个台阶,赏他们个当孝子照顾你的机会?其实你的儿孙们比好多别人家的儿孙都好,尽管可能还是配不上你。我妈说你基本上风光大葬,儿孙们给了你应得的礼数,你冻僵的心能暖过来么?

计算:

经过独角兽精密计算;俺姥姥即使有清朝的瓦罐,也会传给她可怜的孙子。房子,地,和果树,都是俺舅舅生前的财产了,老韩家的。俺奶奶把房子存折金镏子啥的应该都给俺老叔和姑姑了,有清朝的瓦罐也捂不到今天了;我爹我妈,光荣的工人阶级,不太有机会接触清朝的瓦罐了。我很纠结自己是不是该烧一个仿清朝瓦罐,在弥留之际拿出来给我的孝顺儿子或女儿一个惊喜呢?老爹老妈,你们一定要努力的活,让我以身作则的让我家的娃娃别无选择。

人呢,聪明一点点总是不会错的,不管你孝顺不孝顺。与君共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