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林毅夫:解决农村贫困新战略 -- 高士奇

共:💬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个人看法

关键在于三点:

1。如何提高农村现有生产力。中国的农村多的是劳动力,少的是农业资本,农业生产是标准的劳动密集型,而且中国的耕地相对稀缺。从资源的有效利用来看,采用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避免机械化耕种的粗放式浪费,然后再根据情况向机械化耕种发展,逐步地将劳动力向工业或商业领域转移。另外需要国家加大农业科技的投资,关于这点,农科院的情况我并不知晓,不知道投入的力度怎么样。

2。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多余的劳动力往哪里去,这不是向社会一推任其自行消化就可以解决的,这样做只会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古代称之为流民(不过话说回来,古代的失业农民也没有什么产业可以去)。政府方面并不是没有看到这个问题,而是开展的培训如何符合农民的切身需要。记得有一篇报道,说某些地区的农民培训甚至连过马路也要教,这是职业培训吗?让农民尽快拥有一技之长,尽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这才是职业培训的方向。

3。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职业培训结束了,并不代表劳动力的转移就结束了,如何安排妥善就业是最后的问题。国家可以考虑大量扶持、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反正人多嘛)对用农民工的企业适当的政策扶持,这也是一种刺激。另外一点,并不是说农村人口一定要向城市转移,城市现有的生存压力已经不小了,而且让农民背井离乡这对农民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毕竟不是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环境,容易丧失社会的归属感,潜在的危机啊。个人认为,建立新兴的工业新城或者工业新镇,让农民就近择业,免除背井离乡之苦,不失为一个良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