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双面月球:冷战太空竞赛与我们的故事 -- 万年看客

共:💬231 🌺22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切磋兼剧透兼论翻译原则

首先向您道谢。我在百度上搜列昂诺夫+黎明,有433条,列昂诺夫+上升,有16600条,Voskhod+黎明,48条,Voskhod+上升,153条。您的译文更合理。

作为对自己的辩护,我完全不懂俄语,所以碰见俄文词必须找现成的翻译。黎明一词绝对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文中主要的俄文人名、地名。机构名称也是如此。在网上都有先例。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4687270e54f7336495c7150889d31d84642c101b7bb9fd787c0d5b8e933b3956ee5400bdb566222a477be0de8ed50886ea852858ca7d76671df2074f9142fedc41519a76875b9faf1ae7b8f526d6f39285d04322c844727097818a4d7411dd6f81506ca2ffc31543&p=9f71c64ad18b1af446bd9b7e0a4c&user=baidu#baidusnap1

1965年3月18日苏俄“黎明二号”(Voskhod 2)航天员里奥诺夫(Alexei Leonov)首次演示人类“出舱” “太空行走”。上天前,两位航天员已完成至任务需求程度的排氮程序(约相当于40%大气压的纯氧气压)。“黎明二号”的“气闸舱”是软性气球式设计,经济、简单、实用。进入轨道后,“气闸舱”充气伸出。里奥诺夫穿着出舱服进入“气闸舱”,关上内气闸门,抽气至真空,开外气闸门,出舱。回程动作是头上脚下回“气闸舱”,关外气闸门,充气加压,开内气闸门,回舱。然后关内气闸门,弹弃“气闸舱”,离轨降落。

   在回舱动作中,里奥诺夫过度紧张,做错了第7步。他头下脚上,一头扎回“气闸舱”,无法翻身回去关外气闸门。他本想吞下事先预备好的自杀药丸,请同行航天员狠下心弹弃“气闸舱”,单独回家。而他自已则准备以“气闸舱”为棺椁,星辰为珠玑,太空漂流葬身。

   求生本能促使他最後一搏,放出舱服的气。出舱服放气后,压力降低,软了。他万幸地能翻个身,关上了外气闸门。

   里奥诺夫不得已放出舱服的气,是一个向死神挑战的超级危险动作。如有闪失,残余在体内的氮气就会从他的血液中冒泡而出。下期再详谈。

   降落过程中,“黎明二号”自动导航系统失灵,改由人工控制,和前文提到的“联合五号”一样,也误降于乌拉尔深山老林之中。还好三月的气温比一月的摄氏零下38度温暖许多,两位航天员决定在饥狼眈视下,苦守在“黎明二号”舱内待援,两天后获救。

再来一条旁证: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0ad4f9a9e697c17c0121c438012788a914c2589c55cd424054e1d20a5f930236319ce80392216af3e1da1fb3576200357ebcc8e951181efcf3575d565636d5ddc1c578059e990177b9637902dabf55bf0bb8469c5b9d3a5dc5257&p=8b2a9114ba8811a05ee68f6d1159&user=baidu

粗看VOSHOD相機的外型,一點都不像以前的蘇聯相機廠的產物,比較前蘇聯相機的量產方法,用料及設計模式,VOSHOD的量產變成很不經濟,然而為了向西方世界國家表禎前蘇聯相機有高品質及可靠的機械能力,VOSHOD是不惜成本去完成,畢竟它並非提供給一般百姓使用,宣示意義要大於實質利潤.VOSHOD相機的命名,與傳統的蘇聯共產黨的命名方式相仿,VOSHOD的翻譯叫”黎明” ,其它如ISCRA叫”火花”,LUBITEL叫”業餘者”,VOSHOD”黎明”函意為革命的矚光升起,橫掃世界的意思,這含意真的很有意思!

我遇到“黎明”在先,因此就这么用了。我会尽快改正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