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丹道二十四诀·二十一“乳哺三年”·注解·点评》 -- 京城马国兴

共:💬3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丹道二十四诀·二十一“乳哺三年”·注解·点评》

二十一诀“乳哺三年”

光而不耀 明而不用

真灵炼就一金身,万古千秋不落尘。

乳哺三年光不耀,知前晓后圣而神。

【题名解】

然而,婴儿刚刚问世还非常稚嫩,这就须要精心的哺育方能使之成长壮大起来。这就是“乳哺三年”这首歌诀的精义所在,究竟如何哺育?只有精心观读歌诀的内容,方能领会其中精旨妙谛也!

【注解】

①、真灵炼就一金身,万古千秋不落尘:

真气所成的“灵性体”即婴儿炼就成为一满堂金的“金身”,有了“唯道是从”的观念,则处理红尘诸事不会落入“凡俗尘念”里边去。这就是“万古千秋不落尘”句的精旨妙谛。

真灵:真气所成的“灵性体”即婴儿,具有“知来藏往,知前知后”的功能。简称为“真灵”。

不落尘:无形法身道体纯洁无染,乃不落尘埃也;有了“唯道是从”的观念,则处理红尘诸事不会落入“凡俗尘念”里边去。亦名曰“不落尘”。

金身:就是“满堂金”的身体。只要具有满堂金的景象,按佛家的说法就是“罗汉”果位了。

②、乳哺三年光不耀,知前晓后圣而神。

在内功养身之道的修炼功法中“隐去光芒,不使显耀”,而使之“乳哺”婴儿三年期的意思。正如老子所说:“贵食母”的精义也。就能达到婴儿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千年之事如历历在目”的圣人之神通艺境。这就是“知前晓后圣而神”句的精旨妙谛。

乳哺:就是在内功养身之道的修炼功法中“隐去光芒,不使显耀”,而使之“乳哺”婴儿。正如老子所说:“贵食母”的精义也。

光不耀:乃从“遁光不尧”借用而来。遁:隐藏;耀:显耀。就是在内功养身之道的修炼功法中“隐去光芒,不使显耀”的意思。

知前晓后:就是尘世间流传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千年之事如历历在目”的说法之精义也。

【译文】

真气所成的“灵性体”即婴儿炼就成为一满堂金的“金身”,有了“唯道是从”的观念,则处理红尘诸事不会落入“凡俗尘念”里边去。这就是“万古千秋不落尘”句的精旨妙谛。

在内功养身之道的修炼功法中“隐去光芒,不使显耀”,而使之“乳哺”婴儿三年期的意思。正如老子所说:“贵食母”的精义也。就能达到婴儿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千年之事如历历在目”的圣人之神通艺境。这就是“知前晓后圣而神”句的精旨妙谛。

【点评】

“光而不耀明而不用”说法精义解

虽然说“光而不耀,明而不用”,乃是说无形法身道体不为人所用而为了“哺育婴儿”也。究竟如何哺育出世的婴儿?前贤亦有妙论,以资对照,择其优者录而并解之如下:

三重法之十二层法修炼

十二层法,乃运婴儿之法也。要行其婴则需开其顶。顶者,乃吾之顶,乃元神、元婴出入之门户通道也。要开其顶,几可行婴之出入,方可行神婴之法。

盖开顶门,为行十二层法之先。其开顶之法为:气变字符,意运行进,复入太虚之法也,诀云:

太虚无一物,其势为不恭。

意之玄妙处,文之难言容。

宇内真气涌,阴阳龙凤动。

天地日月拥,左右中脉观。

晶莹剔透光,三脉共交五。

心轮乾坤转,复为金莲台。

七轮皆来送,大日如来至。

玉佛金仙从,太清稀客同。

来自虚无风,太虚至顶宫。

无缘不相识,有道与吾通。

太虚为我体,如来仙佛洞。

妙序一排字,彦字莲台坐。

门顶之刀也,呼字于顶出。

精灵显神通,复入太虚中,

缓吸猛呼之,复归鞘原孔。

一上一下走,三七是二一。

君会此神诀,勤修苦习是。

顶门开可周,功止合太虚。

莫问是非路,度度度度度。

顶门以开,其婴可出矣!其婴于球育遂大之、老成之,方可出顶,婴气生者也。神意之玄妙也。祛尽众阴邪,纯阳之合也;其聚可有,其散于无。步日习元月,贯石洞金,于水入火飞天遯地,无不至也。夫婴,意之顶也,异于道之元婴也!

夫道之元婴,乃阴阳合生,而复炼纯阳;吾婴非也,乃纯阳而炼也。盖道之婴阳中有阴,阴化于魔,婴有惑之时,有迷之时,有出顶视几如粪土,如而弃体之险;而吾婴非矣!道之婴,人之阳而生之、凝之、结之也。有其意识,有其灵性,可自行几事;吾之婴,乃天地纯阳而化,甚至高,乃受吾之旨意。故吾婴合吾之元神,乃道之元婴也。而高其也,故异于道之婴也。如欲还仙就佛,则行其仙道之术。

出婴之术,乃走阳神大法。初出婴不可合元神也,其险之也。法意婴于顶门出于外,出行亦不可远之。出行则入,逐而远之。吾心止神定,万念俱绝,切之。其育婴之法勤行之。合吾元神,可遨游寰宇天地,游戏风尘;隐显莫测,普及众生,通天彻地矣!此乃运婴之法,婴归居顶宫,哺育喂养之。

斯时,婴可出入自如。神婴随合可行“用”之法矣!其“用”之法于后述之,于此行其“元婴炼气合神”大法。诀曰:

真静神意炼元神,元神神神生元神。

本源二神皆源我,一神于我一神婴。

宇内二我不为奇,十二层法于斯止。

《逍遥至尊宝卷》

【题名解】

元婴生成,灵性神通功能尚不圆满完善。这就须要培育元婴灵性神通功能使之功德圆满完善,具体方法就是这第十二层功法修炼的内容。这正符合传统内功修炼养生之道的“先在身内求,然后身外去”的法则。

具体功法内容,只有看完本章内容的论述,方能知晓。下面我们就一同领略其所论述的功法内容吧!我相信肯定会是精彩绝伦的。

【注解】

①、十二层法,乃运婴儿之法也。要行其婴则需开其顶。顶者,乃吾之顶,乃元神、元婴出入之门户通道也。要开其顶,几可行婴之出入,方可行神婴之法

第十二层功法,乃是在身外太虚空中运行婴儿之方法也。要修行其甲子神婴则需要畅开自身之顶门。顶者,乃吾之顶,即囟门也,此乃元神、元婴出入之门户通道之一也。要开其顶之囟门,就可以运行甲子神婴之出入,方可行使修炼神婴之功法了。

②、盖开顶门,为行十二层法之先。其开顶之法为:气变字符,意运行进,复入太虚之法也,诀云:

太虚无一物,其势为不恭。

意之玄妙处,文之难言容。

宇内真气涌,阴阳龙凤动。

天地日月拥,左右中脉观。

晶莹剔透光,三脉共交五。

心轮乾坤转,复为金莲台。

七轮皆来送,大日如来至。

玉佛金仙从,太清稀客同。

来自虚无风,太虚至顶宫。

无缘不相识,有道与吾通。

太虚为我体,如来仙佛洞。

妙序一排字,彦字莲台坐。

门顶之刀也,呼字于顶出。

精灵显神通,复入太虚中,

缓吸猛呼之,复归鞘原孔。

一上一下走,三七是二一。

君会此神诀,勤修苦习是。

顶门开可周,功止合太虚。

莫问是非路,度度度度度。

盖畅开顶门,为行十二层法之先前的准备工作。其开顶之法为:真气变字符的模样,意念运行使之前进,便能冲开顶门,使甲子神婴复入太虚之法也。诀云:

太虚无一物,其势为不恭。

意之玄妙处,文之难言容。

宇内真气涌,阴阳龙凤动。

天地日月拥,左右中脉观。

晶莹剔透光,三脉共交五。

心轮乾坤转,复为金莲台。

七轮皆来送,大日如来至。

玉佛金仙从,太清稀客同。

来自虚无风,太虚至顶宫。

无缘不相识,有道与吾通。

太虚为我体,如来仙佛洞。

妙序一排字,彦字莲台坐。

门顶之刀也,呼字于顶出。

精灵显神通,复入太虚中,

缓吸猛呼之,复归鞘原孔。

一上一下走,三七是二一。

君会此神诀,勤修苦习是。

顶门开可周,功止合太虚。

莫问是非路,度度度度度。

此诀言精炼,文白易懂。难以现在语言翻译,姑且就不翻译了。

内功修炼“字符”精义辨

内功修炼到一定的功夫艺境时,就会出现“文字、咒符”似的内景象之图像。有时出现了这种字符的内景象的时候,表明一种新的功夫内景象就要出现了。故而,历代内功修炼大家在不明白其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就将所见到的那些文字、咒符图像画了出来而流传了下来。又曰:“字符”可以辟邪!实际上自己修炼出现的“字符”只能辟自己的身内的阴邪而已,对于另外的人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我在修炼内功的数十年间,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字符”的内景象。但是,从没有记录过一次“字符”,也不传给弟子“字符”。因为我知道“字符”的作用,就是修炼者即时的斩魔辟邪的内功景象而已。过后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但是,习武练拳的“字拳”的“字”的符号除外。详细内容见拙著《浑元剑经阐释》一书中“拆字解”一文。

③、顶门以开,其婴可出矣!其婴于球育遂大之、老成之,方可出顶,婴气生者也。神意之玄妙也。祛尽众阴邪,纯阳之合也;其聚可有,其散于无。步日习元月,贯石洞金,于水入火飞天遯地,无不至也。夫婴,意之顶也,异于道之元婴也:

又名神婴出体图

既然顶门已经畅开,其甲子神婴可以出体遨游太空矣!其甲子神婴于身外之球中培育遂长大之、老成之,至此方可以出顶。甲子神婴乃真气所生者也,神意之玄妙成之者也。乃是祛尽众阴邪,纯阳之和合而成之者也;其聚可有形状,其散则化于无形无象。甲子神婴可以踏罡步斗、似日行天、演习元月,贯石洞金,入水入火、飞天遁地,无不至也。夫甲子神婴,乃意之顶极者也,异于道家内功修炼出来之元婴也。

④、夫道之元婴,乃阴阳合生,而复炼纯阳;吾婴非也,乃纯阳而炼也。盖道之婴阳中有阴,阴化于魔,婴有惑之时,有迷之时,有出顶视几如粪土,如而弃体之险;而吾婴非矣!道之婴,人之阳而生之、凝之、结之也。有其意识,有其灵性,可自行几事;吾之婴,乃天地纯阳而化,甚至高,乃受吾之旨意。故吾婴合吾之元神,乃道之元婴也。而高其也,故异于道之婴也。如欲还仙就佛,则行其仙道之术:

夫道家内功修炼之元婴,乃阴阳和合生化而成之,而复炼之纯阳者也;我所修炼甲子神婴则非其法也,乃从纯阳而炼也。盖道家修炼之元婴阳中有阴,阴可化于魔,故元婴有惑之时,有迷之时,有出顶视几身形如粪土的景象,如此而能引发“弃体”辞世之危险;而我修炼的甲子神婴则不存在这种危险矣!道家修炼之元婴,乃人之真阳元气而生之、凝之、结之也。有其意识,有其灵性,可自行几事;吾之婴,乃天地纯阳而化生,神通虽至高,乃受吾之旨意而行之。故我修炼的甲子神婴合吾之元神,乃道之元婴也。而高其也,故异于道家修炼之元婴也。如欲还仙就佛,则行其仙道之术,极简易耳。

⑤、出婴之术,乃走阳神大法。初出婴不可合元神也,其险之也。法意婴于顶门出于外,出行亦不可远之。出行则入,逐而远之。吾心止神定,万念俱绝,切之。其育婴之法勤行之。合吾元神,可遨游寰宇天地,游戏风尘;隐显莫测,普及众生,通天彻地矣!此乃运婴之法,婴归居顶宫,哺育喂养之:

甲子神婴出体之功法技术,乃是外“走阳神”大法。初出之甲子神婴不可合元神也,其险之也。功法意念甲子神婴于顶门出于身外,出行亦不可远之。出行则即入,逐渐而远之。我要心止神定,万念俱绝,切记之。培育甲子神婴之功法须要勤而行之。合吾元神,就可遨游寰宇天地,游戏风尘;甲子神婴隐显莫测,普及众生,通天彻地矣!此乃运行甲子神婴之法,甲子神婴回归身内要居于顶宫,方能诸阳滋补哺育喂养之。

⑥、斯时,婴可出入自如。神婴随合可行“用”之法矣!其“用”之法于后述之,于此行其“元婴炼气合神”大法。诀曰:

真静神意炼元神,元神神神生元神。

本源二神皆源我,一神于我一神婴。

宇内二我不为奇,十二层法于斯止。

元婴炼气合神大法

等到这时候,甲子神婴可以出入自如矣。甲子神婴随和了就可以修行至“用”之功法矣!其至“用”之功法于后论述之,于此先行其“元婴炼气合神”大法。诀曰:

真静神意炼元神,元神神神生元神。

本源二神皆源我,一神于我一神婴。

宇内二我不为奇,十二层法于斯止。

真静神意炼元神

有关“真静神意炼元神”的功法内容,前贤亦有明论,以资对照,录而并解之如下:

拳术至练虚合道,是将真意化到至虚至无之境,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见不闻而能觉而避之。中庸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

阐释:

传统拳术至练虚合道,是将真意化到至虚至无之境,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见不闻而能觉而避之。中庸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至诚之道,无形法身道体真一不二的寂感遂通,应物自然的自动化功能。

元神神神生元神

元神神神生元神图

此句“元神神神生元神”乃拳家所论“以天心为体,以元神为用”的体用一元的内容。解之如下:

天心者,妙圆之真心也,释氏所谓妙明真心,儒家所谓成性存存者也。心本妙明,无染无著,清净之体,稍有染著即名之妄也。此心是太极之根,虚无之体,阴阳之祖,天地之心,故曰:“天心也。”元神者,乃不生不灭,无朽无坏这真灵,非思虑妄想之心。天心乃元神之主宰,元神乃天必之妙用。故以如如不动(即成性存存)妙圆天心为主(体),以不坏不灭灵妙元神为用也。此乃道体的“体用一元”之说法。

故而,此无形法身道之体,又名浑之体,又名“天心”故有:“以三宝为基,外三宝不漏,内三宝自合也。以天心为体,以元神为用”之说法。

又,“静者为性,动者为意,妙用则为神。”天心即性体,此体寂然不动,本来无染,但能感而遂通。天心者,妙圆之真心也,释氏所谓妙明真心,儒家所谓成性存存者也。心本妙明,无染无著,清净之体,稍有染著即名之妄也。此心是太极之根,虚无之体,阴阳之祖,天地之心,故曰:“天心也。”元神者,乃不生不灭,无朽无坏这真灵,非思虑妄想之心。天心乃元神之主宰,元神乃天必之妙用。故以如如不动(即成性存存)妙圆天心为主(体),以不坏不灭灵妙元神为用也。此乃道体的“体用一元”之说法。

还有一种自古而传的对此“道体”“道用”的一段精彩论述,一并记之如下:

放之则弥六合,其大无外,无所不容;卷之退藏于密,其小无内,无所其入;卷放得其时中,丝毫无差,无不切机。

而关于此法身道体之神拳的神明艺境之至道用的说法,亦分数种具体功法之内容,分别述之如下:

“毛发松弹守三阳”的至用之内容,乃神拳神明的全体透空的艺境,所谓之三阳说,乃一体三法之用尔。即内功修炼而生成的太极紫金球,在丹田永住的定砣之用,一也;内劲合成皮里肉外之薄膜的铁布衫的抗击打之来力不入之功,二也;一气涨渺的化打合一之去力无阻,乃具备无有入于无间之功,三也。有此三功,确有四种功德艺境:轻灵如羽毫不受力;势重如山静如山岳;来力不入;去力无阻。自古流传的三功四德艺境的说法,即此说法之内容也。什么“一触即发;荷叶滚珠;浑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发;沾衣如号脉,粘衣十八跌等种种功夫艺境。都是此时期的神拳之功夫艺境。

还有德普三光的、眼有青苍之色的神光,足以照远出威,使敌一见便生畏惧这心而胆怯;身有红光闪烁之灵光,可战乱敌,于群敌之中穿梭往来如入无人之境,碰者飞、触者跌,而不见其有所作为;体有黄光缭绕,可战劲敌而耐久战不疲。德普三光者,乃功德圆满的“周身光芒不断”的无隙之境界,敌动便得人之咎。功臻化境,实为练家子了。“沾衣如号脉,沾衣十八跌”之功夫艺境出于此境界之时。

再有神拳之神明艺境,神化之功。以柔软而应敌,使其坚刚化为无有矣!神明艺境,化境之极者也。功臻此境,拳道合一,无形无象之无极境也,已自返朴归真之候矣!功乃神化之境,视之与平常百姓无异。

“本源二神皆源我”之精义

所以,才有本经文中“本源二神皆源我,一神于我一神婴”的说法。

故而可以知道:“宇内二我不为奇”,二我者,通常乃是指“真我”者,无形法身道体,即元神也;“假我”者,有形肉体报身也。还有识神者“假我”也,元神者“真我”也的说法;然而,本经文却以“元神”、“元婴”为二我,却也见解新颖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正应了“执着己身不是,离开己身不是”的修炼法则,这就是“本源二神皆源我”句的精旨妙谛!

一句“十二层法于斯止”矣,结束了十二层修炼功法之内容了。

【译文】

第十二层功法,乃是在身外太虚空中运行婴儿之方法也。要修行其甲子神婴则需要畅开自身之顶门。顶者,乃吾之顶,即囟门也,此乃元神、元婴出入之门户通道之一也。要开其顶之囟门,就可以运行甲子神婴之出入,方可行使修炼神婴之功法了。

盖畅开顶门,为行十二层法之先前的准备工作。其开顶之法为:真气变字符的模样,意念运行使之前进,便能冲开顶门,使甲子神婴复入太虚之法也。诀云:

太虚无一物,其势为不恭。

意之玄妙处,文之难言容。

宇内真气涌,阴阳龙凤动。

天地日月拥,左右中脉观。

晶莹剔透光,三脉共交五。

心轮乾坤转,复为金莲台。

七轮皆来送,大日如来至。

玉佛金仙从,太清稀客同。

来自虚无风,太虚至顶宫。

无缘不相识,有道与吾通。

太虚为我体,如来仙佛洞。

妙序一排字,彦字莲台坐。

门顶之刀也,呼字于顶出。

精灵显神通,复入太虚中,

缓吸猛呼之,复归鞘原孔。

一上一下走,三七是二一。

君会此神诀,勤修苦习是。

顶门开可周,功止合太虚。

莫问是非路,度度度度度。

既然顶门已经畅开,其甲子神婴可以出体遨游太空矣!其甲子神婴于身外之球中培育遂长大之、老成之,至此方可以出顶。甲子神婴乃真气所生者也,神意之玄妙成之者也。乃是祛尽众阴邪,纯阳之和合而成之者也;其聚可有形状,其散则化于无形无象。甲子神婴可以踏罡步斗、似日行天、演习元月,贯石洞金,入水入火、飞天遁地,无不至也。夫甲子神婴,乃意之顶极者也,异于道家内功修炼出来之元婴也。

夫道家内功修炼之元婴,乃阴阳和合生化而成之,而复炼之纯阳者也;我所修炼甲子神婴则非其法也,乃从纯阳而炼也。盖道家修炼之元婴阳中有阴,阴可化于魔,故元婴有惑之时,有迷之时,有出顶视几身形如粪土的景象,如此而能引发“弃体”辞世之危险;而我修炼的甲子神婴则不存在这种危险矣!道家修炼之元婴,乃人之真阳元气而生之、凝之、结之也。有其意识,有其灵性,可自行几事;吾之婴,乃天地纯阳而化生,神通虽至高,乃受吾之旨意而行之。故我修炼的甲子神婴合吾之元神,乃道之元婴也。而高其也,故异于道家修炼之元婴也。如欲还仙就佛,则行其仙道之术,极简易耳。

甲子神婴出体之功法技术,乃是外“走阳神”大法。初出之甲子神婴不可合元神也,其险之也。功法意念甲子神婴于顶门出于身外,出行亦不可远之。出行则即入,逐渐而远之。我要心止神定,万念俱绝,切记之。培育甲子神婴之功法须要勤而行之。合吾元神,就可遨游寰宇天地,游戏风尘;甲子神婴隐显莫测,普及众生,通天彻地矣!此乃运行甲子神婴之法,甲子神婴回归身内要居于顶宫,方能诸阳滋补哺育喂养之。

等到这时候,甲子神婴可以出入自如矣。甲子神婴随和了就可以修行至“用”之功法矣!其至“用”之功法于后论述之,于此先行其“元婴炼气合神”大法。诀曰:

真静神意炼元神,元神神神生元神。

本源二神皆源我,一神于我一神婴。

宇内二我不为奇,十二层法于斯止。

【点评】

此章关键所在,就是如何元婴出体运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元婴出体之前,先在自身周围数米——数十米——数百米半径的远处布上一个真气形成的圆球体,自己处在此圆球的中心位置。球体布成,使之幻化为色彩隽丽的琉璃体样。这时再修行元婴出体飞行运行,则元婴就不会迷失了。这样修炼的元婴进出道路纯熟了,就可以不用先布气球防止元婴迷失了。

布真气球的方法-浑圆一气功法

【功法步骤】

①、无极桩站式,收神闭目垂帘,反观内视,降心气沉丹田。

②、气沉丹田做好了,在做一次气沉丹田,幻化成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球。

③、眼神注视此小球,意念想着这个小球发着晶亮(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光芒,

④、眼神注视此小球,意念想着这个小球的圆形整体膨胀而透出体表,此球透明的边界逐渐的在圆形整体的涨大。眼神注视此球透明的边界,意念想着这个透明的球仍然继续迅速的圆形整体膨胀至极远极远,几等于宇宙之博大深远,自己时刻都是处在这个球体的中间点位。

当不想这个球体再继续涨大了,眼神注视此透明球体的边界,意念想着这个透明球体的圆形整体的边界缩小,自然会感觉到球体的边界在迅速的收缩,直至透明球体的边界距离自己身体2——3米远时止住,自己仍然处在这个透明球体的中心位置。此为一个运行周次。可以如此的修炼30——50周次收功。如果不收功,可以接着修炼下面的功法。

⑤、眼神注视距离自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