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军训生涯之一 起步 -- 电子赵括

共:💬179 🌺27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我的军训生涯之七 娱乐

各地的部队似乎有一个相同的传统,每星期放映一场电影作为平时的娱乐.从小到大只要和部队打交道,这一点从来没变过.在信阳的一年里面无论是否喜欢,电影一周一场地谁都跑不了,三十多部应该是没问题.数目太多,以至于看过什么都忘了.下面朋友说的郭沫若确实有印象,还有那个描写现代和尚的,似乎是徐少华主演.第一次去看电影似乎是<<淮海战役>>,还曾经放过一部搞笑版的福尔莫斯,其他的就记不清了.总体看军队里面放映的片子也是五花八门,和社会上差别不太大.

记忆中每个星期五下午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星期六星期日放假.军队上的体育活动,篮球毫无疑问是最为盛行的.想打篮球经常找不到空场.军训期间组织过一次大队级别的男子篮球比赛,整体上北大学生根本不是部队学员的对手.虽然我所在的六大队有一名学员水平鹤立鸡群,但无奈其他人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顶多能保证我们输得体面点.军校正常学员里面没有女生,女子比赛也就成了北大学生的内战.结果在一场"橄榄球式的篮球赛中"(六大队大队长语)六大队险胜.作为基体的娱乐项目,以上两项是最流行的吧.

但是个人的娱乐项目相当多.91级的战友们肯定都还记得两位很出名的女生吧,一位打网球,一位和男生一起踢足球.军校没有网球场,那位喜欢打网球的女生就拉着别人在礼堂前面的广场上凑合.当时赵括还没碰过网球拍,但在北大开始学打网球后和她打过一次.好像她是概率系的?另外那位和男生一起踢球的女生是来自东北的地质系学生.虽然球场上风风火火,为人很是温文尔雅.军训结束放暑假回家的火车上,她也不到车厢里面找位子,一个人在两节车皮的连接处静静地站着.我看着奇怪,过去搭茬.她很和善,也很健谈.她说打算一个人到少林寺旅游去,路不远,就不到车厢里找地方坐了.就这样我们两人从信阳一路聊天到郑州,把她送下火车.不过回到北大后不久后她就转学了.

到了军校后,就在射击训练开始后不久一次打篮球时我撞伤了手腕,前后一个月右手没什么力气,训练中当然是小吃苦头.因为这个,初中高中都很喜欢篮球的我此后渐渐失去了兴趣.课余时间的文体活动,围棋最多,然后是排球.当时班上十个人,回民班长,我和另外一位山西同学都很喜欢下围棋,水平也旗鼓相当,班长稍微弱一点.回到北大后我们也时不时手谈几盘.军训时我赢的多一点,但回去后渐渐不是那位山西人的对手了,但两人的棋力没什么差别.我们两人棋风很不一样,他是典型的业余攻杀式,我在业余棋手中应该算书房棋了.无论输赢,谁都不服对方.不知道下围棋的人知道不知道熊雨沛这个名字.我也不清楚这是个什么人,就知道他的名字在<<围棋>>和<<围棋天地>>杂志上出现过.他当时也在信阳军训,大概是个蒋丹宁(北大学生,曾经获得晚报杯第二还是第三的业余强豪)式的人物.慕名前往的人当然是络绎不绝.一个星期天那位山西同学前往切磋,两人肯定是杀上瘾了,到了归队点名的时间居然还没回来.连带着我们班都挨了一通臭骂.队里面桥牌高手也不少,偶尔和他们打过一次.然后得到了意料之中的评价:"打得太臭!"

让大家感到最不可思议的,军训时还有体育课.这个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哪能和军训相比?!第二个学期一次体育课内容是一千五.教员还没来,区队长就先带着我们跑了差不多两千.教员来了接着跑,也没人叫苦.那个时候身体真是好,三四千米根本不算运动.刚到信阳时双杠一练习做不到十个的我半年以后轻轻松松二十五.体育达标测验时正赶上我发高烧,当着区队长的面鼻血往下淌.因此一千五百米和引体向上没有和大家一起测.半个月后训练归来要我补测引体向上,尽管略感疲惫也能拉起十四个.补测一千五时连区队长都嫌麻烦了,看看我其他项目的成绩,然后顺手给我写了个5分49.

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人记得30队有一位古典吉他弹得很出色的.我看过他练习,一丝不苟.他自称吉他四级,最高七级,一般市场上卖的磁带,即使是很畅销的其实也就五六级.大概是个吉他界的熊雨沛吧.

军训时大家还有一项非常独特的娱乐项目,窃听电话.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当时带着收音机去军训的学生不少,主要是为了学英语.军队内禁止收听敌台,但我的感觉,这一点对北大学生形同虚设.只要不堂而皇之地收听敌台的中文广播,即使被"抓住"也按照学英语处理.区队长们都是懂英语的,水平差点也不至于分辨不出大致听的是什么.收音机难免有个效果不好的时候,调来调去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把值班室的电话给调出来了.这个消息在队内传播的非常快,很快有收音机的就都把这个波段给调出来了.窃听成了公开的秘密.一次路过值班室时值班员在打电话,放下电话和我说了几句话,最后来了一句:"他们肯定在上面偷听呢,刚才谁谁谁冲者我龇龇牙就上去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