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朱槠基为什么在当代难受欢迎 -- 风雨声

共:💬609 🌺2813 🌵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朱镕基完全没有说错什么

一直对“消气外交”有疑问,也不高兴去翻故纸堆。这么一来,真相反而很清晰了。

“今天,当中美关系出现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我愿意到这个地方来,就中美关系的问题给美国人民消一消气。怎么叫做消气呢?就是我要来说明真相,说明事实,取得我们双方的共识。在中美关系方面,很多的问题。在我访问美国的中间,我已经讲了无数次了,比方说人权问题,1989年的政治风波,达赖喇嘛,TMD,科索沃…我想你们都听厌了,我不准备再在这里讲这个问题,我讲一个你们关心的问题,就是中美贸易逆差的问题。”

朱镕基这段话把事情讲的很清楚了。

首先,把背景和缘由交待清楚了--“中美关系出现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

其次,主要对象(至少是面上)--美国人民(“就中美关系的问题给美国人民消一消气”)。 其中隐含的是,中美关系出现困难和问题,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民间(美国人民)对中国有重大的误解,所以要来给美国人民“消气”。

第三,没有到此为止,进一步解释“消气”的确切意思--“就是我要来说明真相,说明事实,取得我们双方的共识。”

第四,哪些事情需要“说明真相,说明事实”呢?,朱镕基作了列举--“人权问题,1989年的政治风波,达赖喇嘛,TMD,科索沃…”,但是,这些“政治”问题朱镕基没有展开讲,因为“我已经讲了无数次了。。。。我想你们都听厌了”。

所以,最后,朱镕基重点讲了一个非政治性的问题,也是一个--“你们关心的问题,就是中美贸易逆差的问题”。

通过梳理,其实“事实”和“真相”很清晰,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消气外交”,更不存在某些人要强加给朱镕基的“卑躬屈膝、丧权辱国”的影射、攻击和嘲弄。

这里的“消气”之“消”,是化解、是消弭,是希望通过阐述和解释,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求消弭误解、化解分歧、缓和矛盾。

这是在美国高校的演讲,不是正式的国事活动,也不是正规的外交场合,不要求中规中矩,滴水不漏的外交辞令;不需要端足一个大国总理的官架子,需要的是相对轻松、随意,尽可能尝试拉近距离的姿态。

因此,朱镕基没有说错任何东西,也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如果要嘲弄朱镕基所谓的“消气外交”是卑躬屈膝、丧权辱国,就像嘲笑毛泽东对日本代表团说“我们要感谢日本侵略”一样可笑和无聊。

关于

人整儿八百地说起了贸易问题。达赖喇嘛在美国可是偶像级的神人,老朱不讲,好吧。科索沃,这是最牛的,老朱也不讲。
我糊涂了,合着朱镕基说这个不对,说那个也不对,那朱镕基到底该谈那个问题才是对的?

而事实上,恰恰是朱镕基说“人权问题,1989年的政治风波,达赖喇嘛,TMD,科索沃…我想你们都听厌了,我不准备再在这里讲这个问题”体现了朱镕基在原则性的政治问题上的强硬,也证明了对朱镕基“卑躬屈膝、丧权辱国”的攻击的无聊。

这些问题,都是当时的国际热点问题,朱镕基为什么不讲,这里恰恰表达了一个基本姿态--在这些问题上中国方面的立场,就这样了,该说的都说了,你们是不是听得进去,我们还是这个立场,没什么大的商量余地--这是“强硬--刚”的一面;

而话锋一转,又体现了“柔”的一面--贸易问题是可以谈的,是可以商量的,所以今天才要来“给美国人民消消气”。

因为政治问题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贸易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关系到每个人的就业、薪酬,是和美国人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是老百姓的事情(无论贸易问题是否单纯是老百姓的问题,但至少是希望把注意力往这个方向引的),所以是可以谈,也需要谈的,既然有误解,有矛盾,所以要来说明事实、说明真相。

因此,朱镕基的这番讲话,完全符合中共对外交往中"不卑不亢,有理有节"的要求。

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就中共一贯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逻辑来讲,一直是讲求"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孤立少数、团结多数"的,无论这是一种真诚的信仰,还是务实的策略,但历史上一贯是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要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广大日本人民区分开来,为什么要说日本人民也是受蒙蔽和受伤害的。这就是传说中的"统战"--有没有做"统战"是一回事,"统战"有没有取得希望的效果是另外一回事;没有人能保证"统战"必然是成功的,更不能因为最后的结果是"战",就认为作"统"的尝试和姿态就是错误的。

这就像两户人家交恶,因为一些利益冲突有矛盾、有分歧,如果不希望发生严重的冲突,究竟是应该尝试交流,还是断绝沟通? 但凡有正常理智的人,我想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前者未必成功,但至少表达了姿态,保留了可能;而后者的结果,只能是拳脚相向,两败俱伤--而考虑到实力强弱对比的因素,显然这样的结果对弱者更为不利。---中美对比,孰强孰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