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双面月球:冷战太空竞赛与我们的故事 -- 万年看客

共:💬231 🌺22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四. 烈日清风,1965,1

阿列克谢. 列昂诺夫上尉

拜科努尔发射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在太空计划初期,拜科努尔是一个十分适合测试人类耐力的地方。发射场占地2000平方英里,坐落于沙漠深处,蝎子、毒蛇和毒蜘蛛在这里随处可见。我曾经亲眼见到一名年轻技术员被蜘蛛在脖子上咬了一口,两分钟之后他就死了,我们却无能为力。

尽管这里气候极端恶劣,为先期航天员和常驻工作人员修建的宿舍质量却很差。这些小砖房都是按照莫斯科的建筑标准修的。几年之后基地建设总负责人得到了嘉奖。我要是说了算的话他活该受罚。

飓风一样强劲的寒风能把冬天的温度降到零下40度,雪化了之后,无休止的强风卷着沙粒抽打着建筑物,以至于我们不得不用毛巾堵住门窗的缝隙,但就算这样粉尘依然在房间里弥漫,落在我们的衣服上,眼睛里和饭菜里。到了夏天,温度则一路上升到40至50摄氏度。晚上睡觉为了降温我们不得不用湿床单把自己裹起来,然后屋外的昆虫都会被湿气招进来。慢慢地各项设施都有了改进,但是对于第一代航天员来说,呆在这里就是受罪。

基地地点的选择很合理:莫斯科东南1300英里,咸海以东100英里,塔什干以西500英里,此地接近赤道,火箭发射时可以获得最大推力,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速率最快的地方就是赤道,可以给火箭带来额外的速度。

尽管发射场的名称是拜科努尔,但它并不位于拜科努尔市里,而是在城市西南200英里。(这种地理意义上的名不副实是为了迷惑西方的情报部门)不过美国的间谍飞机,例如加里.鲍沃斯驾驶的那架,经常在这里的上空游荡,试图确定准确的火箭发射地点。地偏人稀的环境保证了拜科努尔基地的安全性。1960年的火箭爆炸事故如果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的话伤亡还要惨重。

灾难发生四年之后,我们的太空项目已经完全回复了元气,而且更胜以往。紧跟着加加林的任务和随后五次“东方”任务,我们在1964年10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黎明”飞船,搭载三名宇航员绕地球飞行了16圈。西方对于我们的多人飞船既嫉妒又羡慕。

当时,美国人的第一代“水星”飞船一次只能送一个人进入轨道,而黎明系列本来就是为双人搭乘设计的,它的改进型号可以搭载三人,这使我们在太空竞赛中领先了一步。

我和我的任务指挥帕维尔.巴亚耶夫(Pavel Belyayev)一起接受了两年密集训练。帕沙是我在航天员圈子里除了尤里之外的另一位好友。当时有些参与项目的人员希望叶普金尼.克鲁诺夫(Yevgeny Khrunov)来指挥这次任务,其中包括好几位医生,因为巴亚耶夫曾在几年前一次跳伞事故中摔断过腿。不过我很为帕沙说了不少好话,因为我认为他的能力比克鲁诺夫强。我和他一起工作的时间更久,对他更信任。最终他们同意了,尽管克鲁诺夫对此很有意见。

除了太空船导航方面的密集训练之外,我们还着重对出舱行走的所有环节进行了尽可能逼真的模拟演习。太空行走的预计时间是十到十五分钟,但是把进出气密舱的时间都算上则需要一个小时。每一秒钟的练习都必须在失重条件下进行,这一点既费时又费力。

在地面上的实验室里没办法模拟失重环境,所以我们不得不在一架改装过的TU-104里进行训练,这架飞机可以以1000公里的时速进行一系列的抛物线飞行,每次下降可以模拟30秒的失重状态。失重时间即短又不连贯,意味着为完成历时一小时十五分钟的出入太空船和太空行走练习,飞机需要爬升200次。

我们要针对所有能想到的紧急情况进行训练,其中包括我可能在太空中神志不清。之前从没有人进行过太空行走,所以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如果真出了这种事,帕沙就得出舱救我。训练强度如此之大,以至于后备组员的指挥官在训练中得了轻度心脏病,不得不找人替代。

不久前,国内的政治气候发生了转向,1964年10月13日,黎明1号的乘员从轨道返回的当天,他们收到了赫鲁晓夫在克里米亚疗养地发来的祝贺电话,十天以后被召回莫斯科并遭到了解职,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以党中央第一书记的身份成为了一把手。权力的轮替对太空计划没什么影响。尽管赫鲁晓夫一开始对太空项目不太热情,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了我们在太空探索方面的领先地位带来的政治资本,因此成为了太空项目不遗余力的支持者。勃列日涅夫也是如此。

尽管要求太空项目赶进度的压力很大,但是政策是在进行特别危险的载人任务之前要先发射无人飞船。黎明2号就属于这种任务,所以在三月中旬的预订发射期之前三周,我们在拜科努尔发射了一架无人原型飞船,结果爆炸了。爆炸的原因是地面发送的指令混乱,触发了飞船的自毁系统。安装自毁系统的用意是避免飞船失去控制在人口密集地区坠落。

此时我和帕沙以及绝大多数高级技术人员——其中自然包括总工科罗廖夫本人——都已经来到了拜科努尔。爆炸前一个小时,科罗廖夫刚好到招待所来看我和帕沙。他看上去十分疲惫。他最近身体不好,正在经受由肺部感染引起的感冒。但什么都阻止不了他和我们谈工作。当天晚上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选择。

“无人任务搜集的所有数据都遗失了,”他说,“我们只剩一架黎明飞船了,这是为你们准备的。如果我们用这艘飞船再进行一次无人任务,罗沙,你的任务至少要后延一年,到那时替补的飞船才能建好。”

“一切都取决于你。我没法告诉你该做什么,”他接着说,“这种事没有标准答案。任何准备都无法让你的任务万无一失。风险是存在的——这一点毫无疑问。选择权在你。”

然后他很不经意地提起了美国宇航员埃德.怀特要在五月份进行太空行走的事。

他很清楚要如何挑动我们的好胜心理,也一定早已预料到了我们的答复。我们可不想耽误一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1965年2月的那个晚上我们满心自信,感觉所向无敌。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哪怕有风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