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熊话中西医之一——人工智能与指数爆炸 -- 花大熊

共:💬221 🌺39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熊话中西医之二——意识

诺尔曼为认知科学提出了以下的1 2个主题:

信念系统 Belief systems

意识 Consciousness

成长 Development

感情 Emotion

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语言 Language

学习 Learning

记忆 Memory

知觉 Perception

行为实行 Performance

技能 Skill

思考 Thought

其他几个方面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和老熊话题有关的主要是“意识(Consciousness)”。很多人认为,思考是科技活动的主题。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个误会,我们的思考其实是在有“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我们已经建立了某种基本的“意识”。对我们听见的英语,河里的大多数人会去思考,但对于小鸟的鸣叫,或者非洲土著的对话,我们不会去思考,因为我们还没有建立任何关于关于它们的任何意识。所以事实上把非洲的土语等同于鸟语,是无“意识”的正常举措。

这说起来就有点玄乎了!的确,意识,通常说起来是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东西。但它的的确确是认知科学研究的主题。无论我们现在在意识研究领域的进展多么的微不足道。老熊从中学起就一直在困惑——意识到底是不是一种物质呢?如果意识是一种物质,或者物质(比如神经细胞)的排列组合方式,那么所谓的唯心和唯物又有什么意思呢?……诸多问题,在很多认知学的专著,以及科技哲学的书里都有表述,老熊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把意识作为研究主题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因为我们有时候所谓“无意识”、“下意识”的过程中,包含的诸多问题,一点都不比有意识的过程少。比如你没有记住一件的事,对于你来说似乎事情已经不存在了。但对意识研究而言,你的认知系统如何去选择性的遗忘,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过程,其实反而比你为什么能记住某个人要困难的多。

意识研究的困难还在于,意识领域会自然而然的包括了大量现有哲学和宗教的内容。形而上学,是哲学和宗教的骨骼。“科学”的意识研究,却要解释排斥科学的形而上学,真不知道用什么比喻来形容这个比较弯弯绕的现象。

意识的四种可能性

①超自然现象。也就是在意识机制中存在着用科学无法说明的‘灵魂’。(灵魂说)

②意识可以用未知的不可计算而可实现的手续加以说明。(不可计算说)

③意识像天气一样,在原则上可以给出一个能用计算机程序加以模拟的理论。但是和实际上在计算机中并不可能实现高气压一样,意识也不可能在计算机中实现。只有具有大脑的生物才有可能具有意识。(模拟非真说)

④意识是可计算的。给计算机编一个具有意识的程序在原理上是可能的。(可计算说)”

上述四个推测,我想大多数河里的朋友接受3或者4没有问题。不论接受哪个,按照我上一次的表述,意识都不可能是自然世界的穷举,而是一种包涵着软(类似算法)硬(类似网络)结构的拟合!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逐渐告诉我们,软件和硬件的区别开始模糊。人脑更是如此。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解剖手段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硬件结构。类似与很多计算机发烧友做的那样,在工程的世界里,好像叫做反向工程实现?可惜由于伦理和技术手段的问题。在肉眼可见的未来,我们还是做不到像纳粹那样的事情。

因此研究意识中软的部分,就是意识研究的重要手段。软的部分,和我们很熟悉的一样东东有着影子般的关系。那就是认识论。

事实上认识论本身不能完全说是“软件”部分,因为认识论的外在形式上,是软的,但它的实现同样是软硬并举的,就是需要神经细胞和算法。而认识认识论,却是需要认识论本身。太拗口了,基本上等同于问上帝能不能,和如何创造它自己一样。

老熊嘴拙,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

如果你简单的理解,就是

认识论是偏软的“算法”,认知科学比较容易下刀的地方就是这个“算法”了。

土鳖和铁牛给大家拜晚年了

通宝推:唐家山,山远空寒,无明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