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食客的意境推广到我对人生的根本问题的看法 -- wqnsihs

共:💬293 🌺87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发:开放和包容也是要有规则的

作者;chliu

“佛学”和“学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佛学”是将佛教的思想当作一门哲学知识与理论来看待而探究它的确定的意旨,这里可以容许仅仅是纯思辨的进路(pure theorectical approach)。“学佛”则是宗教的实践的进路(practical approach),像如素、发心、持戒、修忍与修禅定等。两者相较,我认为“佛学”就更为根本,因为一个人对于一个大的教派(像佛教、基督教等)假如不能先建立起确切的基本认识与知识(正见)又乏明师指点的话,恐怕不知道会修成什么个模样。当然,从修行者的角度去看,那些只停于纯思辨的兴趣者难免被讥为“知解宗徒”,但是,知识作为一种客观的知识看,有正确见解的“知解宗徒”反而是不可少的!你大可看看在大学里各门知识学问不是就需要大量的“知解宗徒”才能将一门学问变成显学吗?

第二,我认为在年轻时期(大学阶段)就应当花点功夫在佛学的基础学习上,因为从原始佛学,小乘部派佛学,大乘空有二轮,真常心系统,禅宗,密宗等的典籍里存在着一大堆的佛家名相必须细心如实了解,很多人读佛学进不去就是起步晚而无法董理出那些名相的确切意蕴,最后只好放弃。胡适之先生便是个例子,他的《中国哲学史》仅能写到先秦不能写下去,因为他根本无法读懂佛经里的道理。另外一层困扰就更大,那是系统教相,就算弄明白了名相的意义,但相同的名相套在不同的佛学系统中也往往有不同的意解,像《大乘起信论》讲“一心开二门”,天台宗的智者,荆溪,知礼的讲解跟华严宗的贤首,澄观,宗密的推演可说是完全不同,宋初天台宗分成两派就是其中的山外派的天台和尚根本就懂错了本宗的意旨,四明知礼和他们的往复论辩,里面的论题非常深微,稍为对天台的系统性格了解有一点儿偏差就整个倒向了华严宗而“坠陷本宗”!由于系统教相太复杂,所以我建议先从大乘有宗的唯识宗了解开始。再读大乘空宗(中观学派),然后读原始佛学的四阿含经,再读部派佛学,小乘的成实,俱舍等论,大乘的大乘起信论,华严宗,天台宗,最后才读禅宗(先读禅宗的人大体上都忙着耍嘴皮,最后是对佛学内部全无所了!)假如对密教有兴趣可以继续看密宗的典籍。推荐初学者下列的一些入门书:

佛家名相通释 - 熊十力先生

哲学概论下册第十八章讲解唯识学 - 唐君毅先生

摄大乘论讲记 - 印顺法师

唯识学探源 - 印顺法师

解深密经讲记 - 演培法师

唯识二十颂 唯识三十颂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第三册 - 唐君毅先生

中国哲学史第一卷 - 劳思光先生

性空学探源 - 印顺法师

中观今论 - 印顺法师

金刚经讲记 - 印顺法师

心经讲记 - 印顺法师

中观论颂讲记 - 印顺法师

大智度论

肇论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 - 印顺法师(这本书是印顺法师最有功力的一本书。)

大乘起信论讲记 - 印顺法师

胜鬘经讲记 - 印顺法师

佛性与般若上下册 - 牟宗三先生

成实与俱舍二论印象中演培法师有讲记,都是七十年代读的,已不复忆是谁的讲记。此外,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值得读,他的其他佛学的著作都应当细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