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沉重的起飞 -- 晨枫

共:💬171 🌺5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也不认同非对称作战的思路,只是大家对标准的理解不一样

ATF的时代还没有网络战的概念吧,呵呵。当然美国空军长期奉行保守主义,飞机只是作战平台,靠的是航电打天下。全寿命周期里,气动优势是保持不住的,动力是可以略微进步的,隐身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只有航电的发展能够保持长久优势。

跟很多同好最不一致的看法,是我认为超巡的战术价值在于截击作战。在那篇长文里讲过超巡的价值,不过是夹在拍砖里的私货,这里严肃的提提这个想法。

超巡对于截击作战的好处很明显,快速进出战区,有利于偏远地区补防和把握攻防转换节奏。我认为这是ATF要求超巡能力的初衷,也就是效仿米格31执行截击任务,但是现在超巡被演绎的过度神话。

具备超巡能力,必然具备强大的能量机动优势,但这并不是超巡本身的目的。在现实条件下,超巡自身的战术价值其实是有限的:

1、利用超巡得到能量机动优势,进入近距格斗环节

超巡的能量优势往往意味着热量优势,在红外版R27/R77/MICA面前,这个优势就是致命的弱势。毕竟导弹的发展,快过飞机的发展。

2、利用超巡,在超视距作战中占据主动,扩大武器的不可逃逸区

短时间的超巡,选择适当时机的冲刺,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超巡带来的红外辐射问题,同样致命。

3、利用超巡,快速摆脱以限制对手武器的效能

这可以算是超巡截击以外任务最大的战术价值了,简单说就是打了就跑。问题是,如果对手占据优势,当然可以打完就跑,但对于志在取得空优的一方,这种战术有实在意义么?

换句话说,如果这种战术奏效,那三四十年前的米格31完全可以当做神机供奉起来,而针对这种神机的远距超高速导弹应该早就问世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导弹针对这种目标设计。也可以说,美国俄罗斯空军并不认同这种超巡战术的实际价值。

4、综上所述,超巡的价值不用太过拔高。如果这个性能对于中国空军非常必要,改进一款专用的截击机也不是难事,没有D30加力版还有R79。

结合低空/超低空战术设计,也许设想的超巡战术将来可以在高机动高智能化无人机空战中得到应用,但这和我们讨论的四代机无关。

参照西方的标准,个人对于中国四代机的标准排序是:

1、航电,这个要紧跟美国的思路。连对手在哪里都不知道,那只有挨打的份;

2、隐身,适当就够了。不能太吃亏,也不要为此付出太多代价,今后制电磁权的争夺肯定是“隐身+电子战+低空战术”的组合;

3、超机动性,这种偏门我不太喜欢。还是那个判断,今后导弹技术的发展会快过飞机的。机动性能能够和T50差不多打个平手,能够压倒F35猴版,丝带的任务就完成了;

4、超巡,上面分析过缺陷。而中国缺少对这个性能的现实要求,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短时期内是印度和中国双方无法逾越的,哪一天印度发展出来战略轰炸机,哪一天印度的五代机能够飞到拉萨,超巡在中国才具备现实意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