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简单军事(一) -- 沉睡的天空

共:💬22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简单军事(三)

随着战争技术的进步,火器这个伟大的武器终于降临了这个时代,这是人类自战车和弓箭之后最伟大的发明,正是借助火器,农耕民族终于摆脱了受限于马这种战争资源的束缚,第一次在全方位的压倒了游牧民族,在没有了游牧民族对文明产生威胁,现代的文明才得以正常的发展下去。而拥有了火器,一个邋遢的平民也能打败全副武装的骑士,火器消灭了旧的时代,迎来了新的时代。

当然,一开始的火器是很弱小的,事实上,火器真正全面占据战争舞台要等到机枪的发明,而之后坦克装甲车机械化部队的发展才把骑兵彻底的打败。

火器的产生起源于发明火药的中国这是无庸置疑的,在唐末,火药就开始运用于军事,那时的人发明了用火药制成的燃烧性武器,之后在宋朝又制造出火药箭、燃烧火?隆⒈?炸火?拢?不过那时的火器有些还需要弓箭等抛射武器的辅助,和后来的火枪又很大的差别。真正意义上的火器或者说火枪要等到宋朝。宋军发明了管状“突火枪”,即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然后装上“子窠”。“子窠”和子弹的性质差不多,是用石子和铁块做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枪。后来,在突火枪的基础上出现了金属管状火器――火铳,并逐步发展成为青铜火炮。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炮,是我国宁夏武威出土的西夏时期(与宋代同期)的火炮,该炮口径为100毫米,使用铁弹丸。等到了明代,明朝军队已经大部火器化了。

火药,火枪,火炮很快就随着蒙古大军和之后的阿拉伯人流传到西方,从这点来看,蒙古西征是西方近代化的契机之一。欧洲当时虽然有培根(那个实验学家培根,而不是那个腐败的大法官加思想家培根)研制出火药一说,但是他是将火药的配方藏了起来,根本就没流传出去,真正的火药火器是在随着蒙古人和阿拉伯人的战争脚步由中国流传到西方的。

西方的火器发展很快就超过了中国,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第一个原因是欧洲战争频发,在战争的刺激下,武器发展能得到很快的进步,新武器和基于新武器的新战术层出不穷,而中国大部分处于和平时代,在和平时代就算有新武器也不能在实战中检验改进。而战争时期就可以,比如明代和倭寇战争中就在日本和欧洲的火枪(日本火枪是西洋火枪改进的,当时明朝武器专家评价日本火枪更为实用)基础上改进了自己的火枪称为鸟铳,而之后与满清的作战中更是引进了西方的火炮和火炮技术。但是总体来看,中国还是处于和平年代的多,就算有内乱都是很快解决,不象欧战那样大都是同一水平之间的对抗。第二个原因是满清在初期平定三藩,击退沙俄后,出于对枪炮的戒备,(欧洲说拿着火枪的平民可以击败贵族,这道理一样用在中国,拿着火枪的汉族人打败满族贵族绰绰有余,毕竟满清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还是满怀戒心的。)所以把枪炮入库,强调自己发家的骑射。(当然,早期的火器是不如骑兵。)这与明朝不同,明朝一直以来强调火器的研制开发,工匠技术娴熟,当西方大炮引进来,很快就可以仿制出来,而清朝彻底的限制了火器的开发研制,从民间到官方,那些熟悉火器的工匠技术就只能在肚子里烂去死去。等到了鸦片战争年间,别说近代的西方火器,连当年流传下来的老式火炮也没人会用了。

还是回到欧洲,毕竟火器真正的发展,在火器技术上发展出的战术都是在欧洲成熟的。

欧洲的最早的火枪是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的火绳枪(后来传到日本和中国得到改进)。荷兰将军摩利士创造出长矛兵与火绳枪兵结合的步兵方阵战法,这是为了有效的抵抗骑士的冲锋。再之后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发明了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才逐渐克服了气候的影响,(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早期火器一下雨就不能用,那时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且简化了射击程序,提高了射击精度,可随时发射。这时的火枪已经在欧洲战争上发挥用处了。不过由于射击精度差,还不能成为战争的主力,到是火炮在战争中已经大发神威,在攻城上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火炮运用在战场上,密集方阵这种方式只会增加伤亡,被淘汰不用)为了加大火枪的威力,就产生了横队阵型(据说是瑞典古斯塔夫首创),就是将士兵排成一队,当对方进入射程后集中发射,这样靠密集火力来填补精度的不足。很快这种方式就成了欧战的基本战争模式,也就是我们在战争影片中常见的两列军队排成一排,在军乐队的鼓乐声中前进,到了射程后就互相对射,直到一方不支为止。这种战争模式是很残酷的,面对面射击,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断手断脚或连头也没了,自己却要镇静的开枪射击再射击,没有长官的命令下不许后退,(这比冷兵器的砍杀还要考验神经)这需要严格的训练和严酷的纪律为基础才能办到,而队列训练也从此成为了现代军队训练的最基本要素。

在横队阵型的基础上,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做了两个重要的改进,一个是三段进攻,就是士兵分三列第一列射击,后两列装弹,依次类推,不使中间出现长时间的间隔,保证不间断的防守。第二个是斜线阵型,具体方式是在作战时,一翼后退,一吸引敌军进攻,这样两侧正好相对形成一个斜线,在敌军追击发生混乱时,斜线对敌军进行火力打击。总体而言也可以说在一侧形成集中优势突破进攻,可以说是集中兵力在战役上的运用。不过这种作战方式要建立在士兵的良好的服从性的基础上(自从之后,普鲁士和之后的德国士兵的作战能力名满天下),还需要将领的在战争中的指挥艺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模仿的。

但是那时的火枪局限性太大,遇到了灵活机动的骑兵还是无从抵抗,骑兵就算不从侧面后方进攻,直接从正面进攻也能冲垮步兵战线。(所以说在明朝末期,满清能打败明军的问题就在于此,当时的骑兵占据着优势)事实上就算士兵冲击也能冲破敌军的战线,俄国军队就讲究用刺刀解决问题。欧洲所有的军队都讲究勇敢精神,勇敢战胜一切。(战胜的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这是欧洲战争留给欧洲民族打下的个性。)

拿破仑是欧战的一个天才,但是他在战争史大都留下的是他在战役上的天才而不是在军事革命上的进步,假若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他的大炮战术。在战争中,他首先用大炮轰,再用骑兵冲击,再用步兵巩固战地,这是他战争的基本模式。而他的胜利更多的是他在战役天才的发挥。(大多数名将擅长的都是在战役上的天才发挥。)这是将步兵和骑兵炮兵的结合,还有法国士兵对皇帝的忠诚和勇敢。

后装枪的发明使得火枪的射击密度大大的增加,连珠枪的发明使得冲锋等于了自杀,军队开始采用散兵线和战壕,来减少自身损失。而机枪的发明宣告着骑兵退出历史舞台的开始。一战将近代军事拉到了现代军事时代,坦克飞机的发明标志着一个军事新时代――机械化时代的降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