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忍气吞声(一) -- 重重无尽

共:💬19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忍气吞声(一)

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遭遇过种族方面的冲突,在欧美国家的尤甚。下面要说的是发生在2008年夏天的一件事情。

波士顿港是美国最早的,也是最大的港口之一。波士顿港外的海湾里散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岛,是港口的天然屏障。有几个岛上还保留着一些一两百年历史的古堡,这些古堡是当初港口防卫体系的一部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后来在不同的时期,这些堡垒也有过不同的用途,比如,监狱、南北战争的战俘营、仓库等等。最近的是二战时期,这些古堡还被重新启用过作为军事要塞。现在承平日久,几个大些的古堡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点。

那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几家朋友约了去其中一个堡垒游玩。那天天气不错,朋友们也都是常来往的比较亲近的人。这原本应该是比较高兴的一天。

岛上除了古堡,还有一个儿童游乐场供孩子们玩闹,有一片在码头边的开阔树林可以烧烤野餐,一片不大的海滩可以戏水游泳,所以游人们并不都集中在古堡里。我们是野餐结束以后才慢慢溜达到古堡的入口。入口的地方有几个导游,分批领着游人往里走。我们到的时候,导游都还没回来,先在门口等。等到有导游回来时,门口已经聚集起3、40人了。

这个导游是个6、70岁的老头,个子不高,挺敦实,说话有点红脖子劲的,看做派像是当过兵。古堡很大,室内、室外有趣的看点有不少,一圈走下来颇费时间。老头看来是做熟了,而且他明显对美国,对美国军队,对波士顿都有着极强的荣誉感和优越感,所以讲解起来滔滔不绝,兴高采烈。旧指挥部里陈列的文物和老照片,厨房里硕大的烤炉和工作台,都很吸引人。

看完这些,大家沿着台阶走上古堡楼顶。人多,台阶窄而长,把人群拉成了长长的一队。我们带着孩子走在队伍后面。上了楼顶,发现是象城墙顶上一样,围着整个古堡的一圈宽阔的瞭望台,或者炮台。中间一条小路,两边到墙边都种成了草坪。远远听见老头说了几句什么,没听清。我很想听听导游的讲解,就抱着孩子蹭过队伍,走到前边。前边路也不宽,我怕挤着人,就往旁边跨了一步,踩在了草地上。那老头忽然很鄙夷地瞅了我一眼,回头跟站在他身边的一个15、6岁的白人男孩嘀咕了几句,声音不大,但我听清了“这些中国人”几个字。我感觉血有点往头上涌,我大声问他“你刚才说什么?”老头横了我一眼,理直气壮地问我,“我说了别往草坪上走,你没听见?”问得我有点尴尬,我确实没听见,就解释了一句,“我刚才在后面,确实没听见你说什么。”老头转身没理我,我觉着什么东西不对劲,就追问了一句,“你刚才说中国人怎样,你什么意思?”他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政治不正确,边转身走开,边说,“我正在工作,没工夫跟你说。别烦我!”人群就跟着他往前走。我愣住了,该怎么办?拦住这么多人跟他吵?抱着孩子冲上去跟他吵?好像都有点不对劲。

我常常是这样,遇到正面与人冲突的事,一下就感觉手足无措。可能是由于从小就被家里教育不许打架,凡是打架的就是坏人。再加上一直被班干部、团干部、这个“三好”,那个“优秀”的光环圈着,我确实很少打架。高中有两回,也是被人逼得没退路,才动了手,结果技术还很差劲。可能很多小时候的“好孩子”都有这个问题,就是缺乏当面对抗的勇气。到了国外,更是这样。可能除了专业学外语的,和少数语言天赋好的人,大部分人的外语都没好到和八国联军对着骂街的地步。加上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常常给人以善良忍让好欺负的印象。

(还没写完,待续)

【原创】忍气吞声(二)

【原创】忍气吞声(三)

通宝推:踢细胞,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