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书笔记】IPCC究竟讲了什么?23 气候模型 -- 橡树村

共:💬88 🌺1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于学科来说,几十年的历史,那叫“新领域”

力学几百年了,我现在做力学模型,比气候模型“简单”多了(参数少多了),都没有搞气候的对预测结果那么有“信心”。

现在模式里可调的参数是有很多,但这绝不是“一个优化程序就搞定了”的问题,如果你不知道所做调整的物理意义的话,是没什么可能得到好的结果的。

我这里说的“优化程序”并不是说模型参数应该要使用“优化程序”,恰恰相反,我是不主张单纯使用优化程序标定参数的.

我也不是说气候模型中所有参数都是使用优化程序,我说的是调整模型中部分参数通过使用“优化程序”是可能的.这个不管参数有没有物理意义都是可能的.原因在于不同参数的耦合效应使得很难(甚至不可能)设计试验对单一参数进行标定.那么,很多人对于耦合参数的同时标定就使用了"优化算法".我觉得气候模型中的很多参数很可能就是这么标定出来的.因为我在报告中,见到大量的篇幅探讨物理机制,可是没有见到说明这些物理机制需要的参数具体是如何标定的,特别是在气候模型中,参数普遍具有耦合性.这是我一直对气候模型预测精度产生怀疑的原因.

你说的Monte Carlo method,这个提醒了我,或许我思考中太局限于 deterministic algorithm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