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我觉得中国不必调整产业结构,而需要加强现有制造业 -- meokey

共:💬15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我觉得中国不必调整产业结构,而需要加强现有制造业

作为世界的加工厂其实挺好的,挺适合现在中国经济和产业需求。中国地大人多,也只有制造业(和农业)才能消化这么多劳动力。你不可能指望市场需要10亿银行家或者设计师或者咨询师或者按摩师,你也不可能指望10亿人都能够进入强调个人素质的第三行业。

中国制造,已经作为低价劣质的代名词了。在美国的五金店,一个美国制造的螺丝能卖到1美元,但中国制造的却无论如何不可能卖到这个价格,质量是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低端制造的利润远远比不上高端制造。

我的看法是,中国不必急于调整产业结构,把重心转到第三产业。一个更切合实际,见效也更加迅速的方法是强化制造质量,发展自己的品牌。等中国制造的质量有了口碑,我们就有了提高制造业利润的空间了。这样的话,中国既可以凭借大量低价劳力抢占低端制造业,也可以凭借大量高素质技术工人抢占日本韩国的高端制造市场。

第三产业确实赚钱,但赚的大多数是圈来的钱。说到底,人无论有钱没钱,但消费的第一需求总是物质。如果工业是基础产业的论点还正确的话,抢占了全面的制造业就等于抢占了全球的经济和生存命脉。

而且,有了丰富工业经验,转行搞工业设计应该来说是小菜一碟。最多在不同的市场请当地人强化用户体验和时尚方面的设计好了。这样我们进可攻退可守,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

1. 国家出一部分钱,国企和民企出一部分钱,大力投资技术高中/中专,让职业高中,成人技校的收费远低于普通高中,但宽进严出,可以切实培养属于自己的(定向)大量熟练技工

2. 国企,民企凭借这些熟练技工逐步提高产品质量,首先在国内打出自己的品牌,逐步进军国际市场。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一等品留在国内市场,这样可以让人产生神秘感

3. 外企不可以投资教育领域。他们可以花重金从国企挖这些技工(比如说为技工支付高额的培训违约费),但代价是提高用工成本

4. 创业的民企可以从低质量的加工做起,有了技术和资金的积累再慢慢进入高端制造

5. 把一些对环境对人高毒害的行业丢给拉美化的那些国家去,需要资源的产品我们也可以做但原料进口

6. 这样中国制造就分成了不同质量等级,穷人可以买质量稍低的,有钱人也可以买质量高的(但价格仍然低于美国本土制造)。除了被中国抢生意的美国日本韩国等不爽外,大部分国家仍然可以继续享受到中国制造的好处。但美国等还可以继续享受第三产业的高额利润,不至于被中国逼到绝路以至于动手。

7. 数十年后中国老龄化问题恶化,劳动力不足时,可以在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上,逐步压缩低端制造业,把重点转向高端制造业和部分第三产业

不知大家认为这个主意如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