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域,不只是传说 之一初开玉门 第一章 序幕 -- 阳光不锈

共:💬27 🌺1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一初开玉门 第三章 血汗宝马(二)

血汗宝马之约为兄弟

在汉武帝带着自己的游行队伍四处招摇过市,耀武扬威的时候,匈奴的大单于乌椎单于在忙什么哪?

大单于将自己的单于庭向西稍微迁移了一下,向北大退了一步,远远躲开汉朝的势力。怕了?不是怕了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门修炼上乘武功以利再战。从汉匈开战至今,单于的主力并没有遭到重创。单于并不想轻举妄动,军队是革命的本钱,一旦折了老本,相翻盘都不行了。

单于虽然是暂时闭门修关了,但是,并没有闲着。一批批的使者被派往长安,目的只有一个和亲。可以说是卑躬屈膝,好话说尽,就是要和亲。围绕着这个主题双方展开了一轮外交战,说白了就是相互逗着玩。

汉朝先后派出了两组使者出访匈奴,一组以北地人王乌为首,另一组以来自中央的杨信为首。北地位于现在甘肃宁县,汉胡相杂,王乌对匈奴的习俗很清楚。见面不说“你好”,说“Hello”,这个是很清楚地,觐见单于时不自觉地就遵从匈奴的风俗。而杨信则不同,要按照汉朝的规矩来。

对于汉朝不同风格的使节,单于充分表现了两面手法。对王乌是好话说尽,对杨信是坏事做绝。一会说要派质子到长安表示臣服,一会又说以前都是和亲给赏赐,入质不可能;一会说要觐见汉武帝,同汉武帝拜把子,结为兄弟,一会又要求汉朝提高会谈的等级,最少也要省部级人物来谈才可能。

汉朝派出这两组使节就是来摸底的,看看单于不同的反应。对于单于觐见汉武帝的请求,汉朝的反应是很认真地,真就给单于在长安修建了豪华府第,虚位以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和亲,在汉朝内部也是大有市场的,只是有汉武帝压着,汉军兵锋正盛,摆不上台面罢了。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疯涨。更重要的是汉朝严重低估了单于的实力,以为单于的小店真地撑不下去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在接待汉使的同时,匈奴也派出使节前往长安探路。很不幸,匈奴的使者一到长安就一病不起,医治无效,以身殉职。这个确定是因病医治无效,不是饮酒过量。

发生这样的事汉朝感到也很无奈,就派遣享受省部级待遇的路充国送匈奴使节回匈奴,并厚葬匈奴使者。对于这一突发事件,单于有着与事实截然不同的理解。单于认为这就是典型的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这种理解也很正常,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本来就难,何况是敌对势力之间的沟通。

路充国是回不了国了,没有关进小黑屋已经是万幸了。为了报复汉朝的作为,之后单于数度出奇兵骚扰汉境。这也就是单于所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了。

对于单于这种轻飘飘的反应,如果冒顿单于泉下有知的话一定气得瞪白眼。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提到匈奴的时候,我们反复提到冒顿这个名字,那么,他是何许人也?

血汗宝马之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就是匈奴人的秦始皇。

按照《史记》的记载,匈奴是夏后氏的子孙。当年夏桀无道,商汤用武力推翻了夏朝的反动统治。夏桀失败后就逃到了南巢,也就是现在安徽巢县。三年后夏桀去世,夏桀的儿子獯粥就带着一家老小向北迁移,这就是匈奴的来源。所以说匈奴也不是外人,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是圈内人。

匈奴在冒顿成为单于之前一直是时大时小。冒顿的父亲头曼单于的时代正赶上秦始皇雄霸天下。在始皇帝的战略压力之下,头曼单于一定是备受煎熬。这些我们都不说,单说冒顿。

冒顿是头曼的长子,按理来说应该是下任单于的有力竞争者。但是后来头曼晚年得子,是倍加喜欢。老头就变了心,就想立小儿子为单于。那冒顿怎么办?人说虎毒不食子,亲手杀掉冒顿是不可能的。精通兵法的头曼就想起了三十六计之中的借刀杀人。

随后就把冒顿派到大月氏去当人质。冒顿到了大月氏之后,头曼讨伐大月氏的兵马也就到了。这就是头曼的借刀杀人。冒顿那是匈奴不世出的英雄。对于父亲头曼的小九九非常清楚,焉能没有防范?这边头曼与大月氏苦斗正酣,冒顿已经暗度陈仓,溜之乎也。

可以想象,当头曼老头累得一身臭汗返回驻地,看到从容自若的冒顿在围炉品茶的时候,一定是震惊异常,也是非常自豪。虎父无犬子,正是我头曼的后代。于是,头曼就分出一部分人马给冒顿,让冒顿自立。

接下来的事情将让头曼更加自豪。

冒顿不仅是一个武士,还是一个发明家,自制了一个鸣镝,也就是射出去带响的箭。冒顿就用这只箭训练自己的部众,要求部众都要随鸣镝而动。鸣镝的目标就是所有人的目标,不服从的只有一个结果:死。

这种训练是残酷无比的。许多人自以为了解冒顿,没有跟着鸣镝行动而成了刀下之鬼。冒顿先后用自己的女人、自己的宝马做了试验,直到有一次出猎的时候,鸣镝射向了单于的宝马。可以想象单于头曼的宝马立刻进化成为刺猬。到这个时候,冒顿知道自己得到了一柄无敌宝剑, 无坚不摧。

下面的故事就是显而易见的了。在下一次围猎的时候,单于头曼就被鸣嘀进化成了刺猬。冒顿终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虎父的确无犬子。

冒顿单于登上宝座之后的表现与楚庄王有一比,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对周围强国, 比如东胡的要求是每求必应:

要老单于的宝马,给;

要冒顿的女人,给;

怎么能为了这些小事得罪邻居哪?冒顿这就是骄敌之计,能,示之不能。

对于匈奴人来说,将自己的宝马和女人送给敌人不谛是奇耻大辱。单于把自己的宝马和女人送给敌人,就是所有匈奴人的奇耻大辱。整个单于庭充满了这种同仇敌忾的怒气,毫无疑问冒顿单于又铸就了一支鸣镝。

终于有一天撒气的时候到了。骄横无比的东湖人要求匈奴献出两国中间的土地。土地是立国之本,是匈奴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怎么能献给别人哪?从此冒顿就带领匈奴人东征西杀,向东扫灭了东胡,向西击破了大月氏,向南收服了楼烦、白羊王,并且驻马长城,与汉朝就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这就是平城之役。

血汗宝马之平城之辱

平城之役发生在公元前200年。这一年汉高祖基本平定了天下,冒顿单于登基也已经快十年了,两位伟大的人物也该见见面了。

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是韩王信,是战国时韩国王室的后裔,特此声明与朝鲜半岛的韩国人没关系。此人也叫韩信,只是不是能忍胯下之辱的淮阴侯韩信。韩王信是刘邦的老部下,当初刘邦曾答应成功之后封他为韩王。其实,刘邦也就是随口一说,封官许愿,革命之初为了拉拢各派人物,这种事没少干。

革命成功之后,先是封韩王信为韩王,都城在颖川。也是不得不封,没办法。后来,刘邦掉过屁股一想,颖川这个地方太重要了。颖川就在现在河南禹县附近,距离洛阳、许昌、宛城,这些著名的大城都很近。于是,就把韩王信迁移到晋阳,去防备匈奴。韩王信则更进一步要求把都城定在马邑,更往北,离匈奴更近了。

想来韩王信对这个调动不大满意,也不可能满意。但是韩王信还要假装积极,到更北的马邑去抵挡匈奴就有些不可思议了。没准此时韩王信已经有二心了。

果然,当年秋天冒顿单于就把韩王信围在了马邑。韩王信一边向朝廷求救,一面派出使节向单于求和。这就引起了刘邦的疑虑,刘邦就派出使节批评了韩王信一顿。韩王信是又怕又气,干脆就投降了匈奴。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0年冬,刘邦亲统大军讨伐韩王信,是斩将夺旗,一战而定。韩王信当然是跑了,反派主角不是那么容易被抓住的。此时故事真正的主角冒顿单于出场了。冒顿与韩王信共同筹划如何攻击汉军。想来韩王信也就是提供一些情报,整个的战术谋划都是冒顿的手笔。

冒顿首先派出了左、右贤王共同率领的大军一万骑,屯兵马邑南部的广武,邀击汉军。看看汉军没有动静,干脆南下攻击晋阳。一万骑兵毕竟少了点,一战而败。汉军乘胜北追在离石再次击败左、右贤王,左、右贤王的残部就汇聚到了马邑西南部的楼烦。同时,西北路的汉军也连战连胜,战线逐步北移,形势一派大好。

此时,刘邦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冒顿单于就在代谷,就是现在山西省代县的西北。这个情报吊起了刘邦的胃口,如果能一战擒获冒顿,基本就可以解决匈奴问题;同时也唤醒了刘邦的警惕性。综观刘邦的一生除了经常败给项羽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败绩,战场的敏感度非常强。左、右贤王都是匈奴非常高级的领导,两人就领导一个万人队,有些异常。这些事刘邦可能不太清楚,不等于汉营里没人知道。

为了能弄清楚事实的真相,刘邦把大队人马驻扎在晋阳,派出了大批探马,从各个方向对匈奴进行了摸底,仅使者就派出十几批。这么多使者频繁往来,以什么为借口哪?司马迁同志没有记下来。是痛斥匈奴的贪婪,是胁迫匈奴退兵,还是商量和谈,还是什么其他的?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摸底的意图就太明显了。这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几乎所有的使者都回报,匈奴孱弱,可以一战而定。使者们看到的匈奴主力都是老弱不堪,谁说匈奴人不重视老人,这次单于就是带着老兵出马。这与整个战争发展的事态是一致的,匈奴是屡战屡败。但是也有人不这么看,刘敬就发现了问题,具体也没什么异常,就是感到不合常理。大凡大战之前都是示强,而这次匈奴却是示弱。是真弱,还是假弱,还是故意示弱?

这个刘敬可不是一般人。在历史上第一次出场就讨论定都于何处的大问题。当年还是个推车小卒的时候,就敢于在满朝文武的面前侃侃而谈,全盘否定了刘邦君臣定都于洛阳的设想,而且就说服了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干的竟是大事。

可是这次刘敬的看法被刘邦否定了。刘邦不相信分析,只相信证据。没有证据就是一派胡言。胡言乱语的刘敬还是到监狱里去休息一下吧,回来再收拾你。

刘邦这就落进了自己的思维定势里面了。自从打败项羽之后,在刘邦眼里天下再也没有英雄了,冒顿更是没听说过。十几批使者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先前的判断是正确的。

于是,刘邦就驱兵前进到了平城,共计步兵32万。公元前200年的头一场雪比前一年要来得早一些。天气是异常寒冷,汉军都是步兵没有什么棉手套之类的防寒设备,一部分人被冻伤了手指,连兵器都拿不动。刘邦作为主帅带领前部,远离大军,一马当先,登上了平城东北的白登,也就是一座小土山。登高远望,刘邦终于看到了所谓的匈奴老弱。四面八方不下四十万精兵强将,而且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马匹的颜色都是纯一色的。

刘邦同志看了之后,既羡慕,又自豪,随后就傻了。羡慕,单于同志你真有钱,我上朝的时候连四匹纯色的马都找不到,你这一整就十几万匹,太有才了;自豪,单于还是很够意思的,还没见面就让我检阅这么大的仪仗队;傻了,当然傻了,这不是小孩过家家。

怎么办?

血汗宝马之陈平妙计

从匈奴主动南下晋阳开始,单于就设了这么一个局。冒顿一再示弱于敌,就是为了今天能与刘邦阵前相见。为了这个约会真是大费周折。

约会?是啊,就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约会。当然不是断背山,没那意思。冒顿单于不是把刘邦围在了白登吗? 难道仅仅是为了见个面,握个手,问个好。虽然不是这么简单,但冒顿也真没想把刘邦怎么样!

看看单于今天摆的这个阵式就明白了。单于只是想向汉朝显示一下实力,亮亮肌肉块。否则,用不着让刘邦检阅整齐划一的仪仗队。把几十万匹战马按颜色分开,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单于是闲着没事干了,来找汉朝逗闷子?也不是。

冒顿单于也面临着战略选择,家家都有难唱的曲。要对付西面的大月氏等游牧部落,要消化新近收复的东胡等部落,要对付新兴的汉朝,一大堆任务。这里面如何对付新兴的汉朝也许最让单于头痛。在冒顿单于童年的回忆里,匈奴一直生活在秦始皇的阴影里,秦将蒙恬的大军无疑让冒顿感到恐惧。虽然汉军以步兵为主,但是如果让汉军纠缠不休,自己统一草原的进程就会被打断。

虽说擒贼先擒王,但是从肉体上消灭刘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这也不符合冒顿的风格。冒顿那是几百年一出的英雄,出世以来所做的几件事都是谋定而动。不仅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能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也能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消灭刘邦的后果太复杂,不可控,不是人脑能算明白的。就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一样,不知道出来的是什么妖怪。不可控的东西不会成为政治家的选择,除非迫不得已。

对于冒顿单于来说,汉朝的耕地与大月氏的草原是截然不同的,草原抢过来可以自由的放牧、狩猎,耕地能干什么。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冒顿只需要汉朝的各种物资,长城内虽然富饶,可也让冒顿摸不着头脑。况且暂时也不具备鲸吞中原的能力。

汉朝君臣怎么知道冒顿的这些花花肠子,即使料到了也不敢信。面对四十万铁骑不怕是不可能的。唯一可以让汉高祖刘邦有所安慰的就是陈平还在身边。陈平妙计安天下,一路走来是始终如一。这次也不例外,陈平献出一条密计,说动了单于的老婆。四面大军网开一角,汉朝君臣才得以全身而退。

至于是什么密计,很遗憾司马迁知道的也不比我们多。密计嘛,桌子底下的事情怎么能轻易让人知道。不过从陈平一贯的表现来看,肯定是阴谋诡计,不会是光明正大的东西。

不过无论陈平的计策是什么,单于都会放汉朝君臣南归。捉放曹,震慑汉朝君臣,从而获得稳定的汉匈关系,稳定的物资来源才是冒顿单于的主要目的。否则,被围困在白登七天的汉朝君臣早就被马踏如泥了。至于冒顿听了老婆的劝告才网开一面更是胡扯。枕头风在冒顿这没什么威力,为了训练自己的军队可以拿自己的老婆做试验品,为了迷惑东胡可以把自己的老婆送给他们,很难想象仅仅由于枕头风就放刘邦一马。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冒顿在没有得到汉朝任何承诺的情况下,网开一面放汉朝君臣南归;刘邦也自以为得计仓皇而去。但是付出总会有回报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99年,延续了数十年的汉匈和亲开始了。一切都在冒顿的计划之内,直到另一位牛人汉武帝刘彻横空出世。

这就是关于冒顿单于的一段往事。无论多么风光,都过去了,匈奴人还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元封六年(公元前105 年)继位没几年的匈奴乌椎单于去世,其子乌师庐成为新单于,由于年龄小,就叫儿单于。

儿单于年小志气高,脾气很大,特别喜欢玩杀人打仗的游戏。可是匈奴现在的实力并不支持这样的作为,又不能玩网游,结果弄得匈奴人惴惴不安。

屋漏偏逢连阴雨,又赶上天灾,匈奴只能暂时保持静默。汉朝自漠北大战之后,也是元气大伤,无力再战。双方只能打打嘴仗,斗斗心气。

亚洲大陆表现出少有的平静。可是该来的终究还会来。

血汗宝马之贰师将军

大宛国贰师城盛产宝马,据说是血汗宝马,就是郭靖送给黄蓉的小红马。元鼎二年的时候,出使西域的使节就给汉武帝弄来一匹。汉武帝把他养在上林苑里,是视若珍宝。可是一匹毕竟太少,起不了多大作用,靠这一匹马猴年马月才能改良汉朝马的品质?那还不得把马累死?

汉朝马的品质是远远比不上匈奴马的,这在作战中就暴露无遗 。两军相遇一旦匈奴感觉不利,是一个鸭子加两个鸭子,撒丫子就跑。汉军当然是纵马就追,可是往往跑一身臭汗,累个贼死距离是越来越远。

现在使节们终于知道了宝马的产地,不知是谁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汉武帝,还添油加醋说大宛人把马藏起来,不肯贡献给汉使。其实,马是人家的马,而且大家平等贸易,凭啥献给你呀。

汉武帝倒没有被这些肖小所迷惑。 既有好马,又是友邦,这事好办。效仿古人千金市马的典故,真就做了一个金马,派壮士车令等人持千金去请马。对,是请马,买多俗哇。汉武帝的心可够诚的, 心诚则灵吗?

大宛贰师城确实有宝马,而且视如珍宝,属非卖品。其实不至于是非卖品,真是友邦的话,送你一两匹又如何, 熊猫不也经常出国吗。主要是大宛国上下没瞧得起汉朝,而且认定,不卖,汉朝也没办法。 汉朝似乎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大宛位于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大概现在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地区。大宛的农牧业比较发达,尤其是盛产良种马。大宛西北邻康居,西南邻大月氏、大夏,东北临乌孙,是西域真正的强国,控弦武士六七万。打这样的国家,没有十万兵马想都不要想。不说打仗,就是一路上的粮草都无法供应。

汉使车令的反应非常激烈,当时把金马砸碎就走了。看起来是反应过度,实际上是反映了一种心态,是多年积压郁闷的总爆发。热脸贴了冷屁股,诚心诚意而来,铩羽而归,以后在西域还怎么混哪。现在出使路上就经常受人欺负,以后这西域还能来吗?

大宛君臣的应招更直接,鼓动大宛郁城王截杀使者,夺取财物。

看你怎么办?不卖马也没什么,杀使夺财就有些过份了。汉朝不想有所反应也不行了,多好的借口。

这是太出元年(公元前104 年)期间的事。

此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大将军卫青都已经先后过世。受宠的宫人也不再是皇后卫子夫,而是李夫人。 汉武帝就拜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领属国兵六千骑兵及各郡国内的恶少数万人出征大宛,希望李广利功成封侯。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汉武帝绝不是为了自己一时的喜好就千金买马,其潜在的意义同购买美国的高科技是一样的。有了良种马才能改善国内马的品质,才能有强大的骑兵。而大宛也不是简简单单地不卖马的问题,那是国之利器不示于人,现在来说就是高科技禁运,是一种非常不友好的举动。

为什么叫贰师将军? 贰师城不是盛产宝马吗?希望去而取之,所以叫贰师将军。

李广利、李延年和受宠的李夫人是三兄妹,都很有心机。李延年是宫中的大明星,能歌善舞,又会作曲,还能填词,属于天王级的人物。有一次做了一个新曲: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就是借此炒作他的妹妹李夫人。果然,汉武帝听得此歌,感叹美人难求。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知道这里面的故事,就告诉了汉武帝。一见之下果然倾心,自此,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

都说红颜薄命,一点也不假。李夫人入宫没几年,就一病不起,香销魂散。病重的时候,汉武帝去探望她,李夫人用被蒙着头,死活不见, 希望汉武帝永远记住她美丽的容颜,而不是病重的憔悴枯容。

李夫人去后,汉武帝果然爱屋及乌,不仅痛爱李夫人生的孩子昌邑哀王,还总希望她的兄弟,尤其是希望李广利能够立功封侯。

现在,李广利封侯的机会来了。

血汗宝马之入关者死

前几年,浞野侯赵破奴以七百骑就解决了楼兰,而且,往来使节都说西域各国兵少民弱,很容易对付。所以,汉武帝才派了这么一个以属国兵为主,恶少为辅的阵势。

所谓属国兵就是汉朝附属国的兵,所谓附属国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自治区,例如,浑斜王降汉后建立的五属国,其战斗力与汉军精锐相比相差甚远。恶少,又是什么哪?在秦汉的时候,恶少的组成很复杂,有流氓,也有无赖, 当然也包括城镇中的无业青年、或者从事一些服务性工作的青年。

以这些人组成的军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以这些兵力征讨大宛,无异于以卵击石。

封侯的机会转眼变成了送命的机会。

西域各国的表现则更令汉军大跌眼镜,对天朝大军不仅不降阶相迎,担食壶浆,而且各城敦国家纷纷关门闭户,拒绝提供食物。是商量好的吧,没有人组织怎么会这么齐心?

各城郭国家的表现绝不是顾念乡土之情,同仇敌忾,而是不得不如此。这些小国实际上有的是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第一座是匈奴,所有西域各国都得向匈奴进贡;第二座是大宛这样的西域大国,这些大国各有各的实力范围,第三座是西域次一级大的国家,比如龟兹、莎车,可谓灾难深重。

难道大宛的一纸令箭比贰师将军的数万大军还好使吗?关键是贰师将军的数万大军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威慑力。汉军够威武,汉军将士也够靓丽,但是随军的粮草太少。人是铁,饭是钢,万里远征没有足够的粮草怎么行?

况且各城敦国家也害怕,害怕汉军买粮食是假,借机攻城是真。毕竟这么多军队是他们所无法应付的,还是小心为上。

李广利本想学霍去病取食于敌,或者买着吃也行。现在是无处取食。没办法就只有打,打下来就有饭吃,打不下来,就没饭吃;几天打不下来,也只能弃之而去。

等到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大宛边境的郁城,贰师将军回头一看,自己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从大宛边境沥沥啦啦可能一直延续到玉门关。大军逃的逃,亡的亡,掉队的掉队, 身边只剩下数千饥寒交迫的骑兵。结果遭受到郁城守军的暴力,军士死伤甚众。李广利与左右一合计,向家的方向前进吧,要不然真要马革裹尸了。

等来到玉门关下才知道,家是不属于败军之将的。因为武帝有旨“败军有敢入关的,都砍头!”。

对于这次失败,汉武帝十分震怒。胜败虽然是兵家常事,此次却大不相同。它完全打乱了汉武帝的战略设想。几年的谋划,和亲乌孙,断匈奴之臂,都付诸东流。

俗语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讨伐大宛失败不久,浞野侯赵破奴也遭到了惨败。

浞野侯赵破奴失败的方向是在北部对匈奴作战。两线作战历来是兵家大忌,难道汉武帝头疼脑热到这种程度了?汉朝也不是某大国,怎么有能力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

确切地说,赵破奴不是去打仗,是去接人。

在贰师将军出兵攻打大宛之前,汉朝就接到了匈奴左大督尉的密信,要投降汉朝,见面礼就是匈奴儿单于的人头。为配合左大督尉的行动,汉武帝派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在塞外修筑受降城。

受降城大概位于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狼山西北。狼山是阴山山脉的一部分,在朔方城的北面,黄河以北。这个地方原先都是匈奴的游牧地,现在汉军可以自由地在这里筑成,再也没有人来捣乱了。

受降城完工之后, 汉武帝觉得这样还不够,还不能保证很好地策应左大督尉的行动。在汉武帝看来这是漠北大战之后一次重要的行动。如果能够成功地抓住儿单于,将是解决匈奴问题的重要机会。

于是就派遣赵破奴领兵两万去接应左大督尉。这一路就是两千多里,不亚于一次远征。没有充分的准备就是一次冒险,很可能会葬送这支汉军。常言道:上赶着不是买卖,汉武帝这么急猴猴的,有点急功近利。

事情往往是这样,如果有最坏的结局存在,最后真实发生的往往就是最坏的结局。这就墨非定律。很不幸,应验了。左大督尉没能杀了儿单于,反而丢了性命。

对于这次事件,儿单于是既生气,又兴奋。好不容易有个实战的机会,能不高兴吗?先是派兵来邀击汉军,被击败后,亲自率领八万骑兵来包抄赵破奴。这时候汉军军马的劣势暴露无遗,单于终于在离受降城四百里的地方围住了汉军。

汉军被围在了死地,没有水。也许是太自信了,赵破奴竟然在夜间亲自出去找水,结果被匈奴活捉。匈奴随即攻击汉军,军中官吏害怕逃回去被军法从事,竟投降了匈奴。儿单于大喜,两万人,而且都是精壮武士,能不高兴吗?

血汗宝马之战略选择

庭议!

鉴于目前的形式,汉武帝召开了中央全会,对西域政策、匈奴政策各抒己见。庭议不知起源于何时,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悬而未决,有争议的事情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进而统一思想。当然如果主要领导,例如皇帝,已经有了意见,或者对庭议的结果不满意,可以一直议下去,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大部分公卿都主张放弃进攻大宛,全力进攻匈奴,毕竟匈奴才是主要敌人。 为了一、两匹好马,远征大宛,空费军力得不偿失。这种说法确实似乎很有道理。

宝马风波实际上暴露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相互之间认知的差距。汉朝联通西域的目的不是为了通商,通商只是一个附属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断匈奴右臂,控制匈奴的物资来源,使匈奴在战争中逐步衰落下去。无论是结盟也好,和亲也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的。

汉朝认为自己是强者, 是击败匈奴的老大,是和平、财富的光明使者;之所以联合西域各国是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反对地区恐怖组织;联合起来消灭匈奴,对大家都是好事。 一方面汉朝可以解除匈奴的威胁,另一方面西域也不再遭受匈奴的奴役。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虽然在反对匈奴这一点上,双方可以达成共识。西域各国固然不喜欢匈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同汉朝联合起来反对匈奴, 除非汉朝表现出更强大的吸引力。否则,站在匈奴一边共同对付汉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西域各国尤其是强国眼中,贸易是第一位的。汉朝首先是贸易伙伴,是一个只能派出几百人使团的国度。当年张骞初到西域的时候,大宛之所以协助张骞到大月氏,就是希望通过通商、或者汉朝的赏赐而得到汉朝的各种物品。匈奴对他们则是现实的管理者,实实在在的威胁,梦中的恶魇;即使象乌孙这样的结盟者,结盟也是闲着冷子,花钱买未来。

一征大宛的负面效果是明显的。不仅各小国更看不起汉使,就是结了亲的乌孙也对汉使另眼相看。汉朝就像一个被戳穿了谎言的小丑,成为别人的笑柄。

可以说,汉朝的雄心以及对自身的认知和他在西域所表现出的实力并不相称。在匈奴还控制着西域的情况下,谁也不会与弱者结盟。一征大宛不能说不是一个错误,在不知彼的情况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但客观上也给汉朝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必须彻底征服大宛,否则不仅大夏,康居、乌孙等强国看不起汉朝,其他小国也会自动站到匈奴一边。到那时,攻击汉使、商旅只是小事一桩,严重的就会形成反汉联盟也未可知 。

再征大宛成为汉武帝的不二选择。真理有的时候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或者说个别人手里。这一次也是一样。

血汗宝马之生死之地

赵破奴率领的两万汉军将士是黄鹤一去不复返,肉包子打狗回不来了。这个损失是巨大的,对于汉朝君臣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在遭到这一无情棒击之后,汉武帝清醒地意识到,单于的实力还在,不可掉以轻心。 这不禁给拟议中的二次大宛战役蒙上了一层阴影。

拟议中的二次大宛战役实际上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如果贰师将军在大宛再次折戟沉沙,汉朝的西域政策就会变成一盘死棋。会下围棋的同学们都知道,在对敌方大龙进行围杀之前,必须把自己的弱点补强。汉朝的弱点就是富饶而狭长的河西走廊。

万里远征考验的不是汉军的战斗力,而是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对于汉军来说就是确保河西的安全。一旦河西被钳断,贰师将军所部就变成了短线的风筝,其前景是汉朝无法承受的。

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最熟悉的就是土地,挖土方是很拿手的。汉武帝认为现有的长城还不够,还要在长城之外再修一条,以增加河西走廊的防御深度。正应了那句名言:防守是最好的进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一道道的长城必将使单于更加抓狂。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春,光禄勋徐自为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五原塞外修建了庞大的防御体系,这就是光禄塞。简单地说就是在长城之外再修一条长城,作为长城要塞的前沿。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光禄塞由两条南北相距三十里的长城组成。东起五原塞外,里面的一条向西北绵延到延居海附近的延居塞,外面的一条绵延到阿尔泰山南麓的某个地方。

它并不是孤立的一条线,而是包括城、障、列亭的一整套防御体系。出塞远则上千里,近则数百里,大大增加了河西走廊的防御纵深。同时,汉军派出防卫部队,沿光禄塞布防。

光禄塞的建成不仅仅是使汉朝的防御阵地向北移动了数百里,更大大地压缩了匈奴的空间。现在,匈奴要想接近阴山,必须通过光禄塞,或者从东面的代郡、云中,这就大大增加了匈奴南下的成本。

摆下光禄大阵之后,贰师将军终于可以西行了。

血汗宝马之大宛城下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之后,李广利再次领兵远征大宛。带兵多少就不说了,光校尉就五十余名,大军一动是地动山摇。托运粮草的牛马漫山遍野,知道的是大军出动,不知道的以为是牧民放牧。

李广利此来于公是为征讨宝马,于私是报仇雪恨, 是雪耻之战。

对于李广利的心情,西域各国似乎大都明白,看在大军的面子上,态度来了个180 度大转弯。当然也有不开眼的,轮台就没有什么变化。于是,它成为此次西征的第一个祭品:屠城。战争从来不是请客吃饭,它是人类所有邪恶的集中体现,贰师将军也终于体现出他与汉军前辈的第一个不同,少了点仁。汉军同匈奴交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来没有这么野蛮过。这种行为只有李广的杀俘能有一比,这二人的结局都不太好。

随后,汉军在大宛城外遇到了前来迎战的大宛军。大宛军本想同汉军野战,但汉军的战法他们根本没见过,那是有代差的。

两军对阵,在大宛军的射程之外,汉军就万弩齐发。汉军的硬弩绝对是高科技,射程远,可以达到四百米;而且还有连发两矢、三矢的连弩。面对汉军的强弓硬弩,大宛军是毫无办法,只得退入城中依靠城墙守卫。

贰师将军随即下令:围城、断水。先把大宛城围起来,改变城外河流的水道,断绝他的水源,这都是此时的正解。可是攻城为下呀!如果汉军能够先诈败,引大宛主力远离城池,在野战中将其歼灭,也许大宛只能开城请降了。而现在是不得不攻城。那么,为什么要切断水源呢?这是一个秘密,大宛人不会打井。

苦战四十余日,终于攻占了外城,而且擒获了大宛猛将煎靡。

这个时候,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先说外部,有两只援军正在向战场缓缓开来, 分别是乌孙和康居。乌孙发兵两千,远远瞄着战场,各方都认为是汉朝的援军;而康居的援军各方都认为不是汉朝的援军。至于是否是大宛的援军,则很难说。从事态的发展可以看出,大宛也并不肯定康居是来援助自己的。

再说大宛内部,外城已破,内城也朝不保夕。大宛贵族内部发生了变化,为保证大家的利益,一致决定大宛王毋寡应该舍己为人。把他作为罪魁交给汉军,以换取汉军退兵。如果此计不成,那就与康居里应外合决一死战。

这个建议与李广利的心思不谋而合,李广利也怕被康居与大宛内外夹攻,先胜后败,再失败可就不是能否回到玉门关的问题了。而且虽说大宛人不会打井,可是四十多天了并没有缺水的迹象,想必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见好就收吧! 和平了!

大宛献出宝马任汉军挑选,汉军也热心地帮助大宛人重新建立政权。为了两国的友谊,当然挑选了一位对汉朝非常友好的贵族昧蔡担任新的国君。而李广利也似乎恢复了绅士风度,约束汉军始终没有进入大宛城。

叛徒,在任何阵营里都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大宛贵族们认为昧蔡出卖了大宛的利益,在汉军回家一年以后,合伙杀害了昧蔡。推举毋寡的弟弟蝉封为新国君,并且派蝉封的儿子到长安学习汉语(也就是作人质), 以示不负前盟。汉朝也派出使节进行安抚。其实只要不反汉,汉朝才懒得管谁做大宛国君,而且目前也没有实力、精力去管。

血汗宝马之西域盲流

看过贰师将军的大宛之战以后,我有一个疑问:在被断绝城外水源的情况下,大宛人是如何解决饮水问题的。 相信细心的朋友都会有同样的感觉。

当然大宛人没有乾坤大挪移的功夫,也没有突降大雪之类的奇迹发生,解决的办法应该毫无特殊之处,那就是打井。而帮助大宛打井的人很可能有两个来源:贰师将军首次大宛之战的逃亡汉军、流亡在外的汉朝使者。

贰师将军首次出兵大宛总共率领属国骑兵六千、郡国恶少数万人,能够活着回来的不过十之一二。也就是说有数万人留在了西域。这些人大部分不是死亡了,而是是逃亡了。贰师将军首次出兵大宛行军到达大宛东部边境郁城而止,一路上是饥寒交迫。随走随散,大部分流散在绿洲各国,相信也会有部分人,最后来到了大宛。这是第一个可能的来源。

第二个可能的来源是出使西域的汉使。当时的西域的交通还处在为未开发状态,别说高速公路,就是一般的沥青马路也没有,顶多是乡间土路。也许有的时候还要逢山开道,遇水叠桥,更不用说沿途的驿站、凉亭等官道设施了。使者的生存环境是很艰苦的。而当时汉朝的势力还没有进入西域,对西域没有控制力。这才导致了匈奴突击队以及绿州小国对汉使的刁难、乃至于攻击。这也是为什么一队汉使少则百余人,多则数百人,都是为了安全考虑。

这些因素都导致很多汉使无法完成使命而流落西域,或者被劫杀、绑架而被迫沦为奴隶。当然也不排除找到了更好的出路而自动放弃使命,追求美好的前程,比如说语言能力强的,成为西域各国的翻译,译长什么的。

这些人留在西域自然将在家乡掌握的技术传到了西域。这就是所谓的文化交流。它并不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贰师将军做梦也不会想到也许正是第一次的失败,才导致自己第二次远征的断水之计落空。双方接触多了,人员流动了,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文化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战争也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一个方式,虽然它野蛮、残忍、灭绝人性,虽然我们并不喜欢它。

战争不用说了,汉朝在与西域交往的初期派出大批量的使节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渗透。赠送礼物、给予好处,就会使本来就喜欢汉朝好东西的西域各国更加割舍不下,进而增强他们同汉朝交流的意愿。而频繁的人员接触,汉朝先进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就不可避免对西域各国产生影响。当然西域国家对汉朝也有反向的文化渗透。当初汉朝对匈奴就用过这一招,很少有人能抵御锦衣美食的诱惑。

所以说,不管用什么方式,接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血汗宝马之震慑康居

大宛之战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打开了新的篇章,为大家创造了一个重新认识的机会。这一战奠定了汉朝在西域的地位,神秘的东方巨人揭开了面纱,既温情脉脉,又冷若冰霜。而感受最深的除了大宛,也许就是康居。

历史上对康居的记载非常少,但是也可以划出一个简单的轮廓。康居在大宛的西北,东面是匈奴,西面是大月氏,东南是乌孙。也是西域的一个强国,控弦武士六、七万,虽然如此,康居还是同时臣服于同是游牧民族的大月氏和匈奴。

在汉朝与大宛之役中,康局的援军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康居绝不是为了所谓唇亡齿寒,伸出援助之手,也不会有什么国际主义的情操。康居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虽然说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对小家庭而言;对大家庭是以邻为壑,是远交近攻。这也是为什么大宛明知道有康居的援兵在外,还要与汉朝媾和的重要原因。

如果大宛能顺利战胜汉军,康居打打太平拳是可能的;如果大宛同汉朝斗得两败俱伤,惨不忍睹,康居也可以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将他们一勺烩。现在,大宛与汉朝已经和平解决了争端,康居一脚踩空。继续留在大宛附近除了引起别人的猜疑之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康居很快就缩回去了。

缩回去也没有用,麻烦象鬼上身一样,如影随形,追踪而至。这个麻烦就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宛郁城王。

虽说征服了大宛,获得了大宛马,但是贰师将军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没有做:那就是郁城王。对大宛是公务;对郁城则是私愤。头次出兵大宛就是兵败郁城。二次出兵,由于人马太多,贰师将军怕沿途各国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就兵分数路,南北并进。其中,校尉王申生所率领的千余人直奔郁城,郁城是一如既往地牛哄哄。

此时王申生军虽然远离大军二百余里,但有大军依仗,表现得非常强硬,也是牛哄哄。郁成王凭借以往成功的经验,并没有当回事。不仅不提供饮食服务,而且借机派人侦察汉军的动态。结果发现汉军不仅人很少,而且一天比一天少。这可不是增兵减灶的计策,而是真的一天天在减少。没有吃的士兵不逃亡才怪。

于是郁城王就发兵偷袭汉军。结果汉军大败,只有几人逃回。其实不用郁城王出兵,没有粮草,再拖几天汉军自己就散了。

现在平定了大宛,该收拾郁城了。

郁城王听到消息就跑了。鉴于康居在大宛之战的特殊表现,郁城王认为附近可以收留他的只有康居。这一次郁城王又打错了算盘。

常言道:事不过三。郁城王是一次劫杀汉使、两次攻击汉军,汉军是无论如何是不能放过他的。都尉上官粲领人是千里追踪,一直到康居的边境。

对于逃亡来的郁城王,康居是如避蛇蝎,操作上也很干脆。没有任何理由为了他而得罪兵锋正盛的汉军。康居直接把郁城王交给了追踪而来的都尉上官粲。

大宛之战的康居援军,虽然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东西,也是受益非浅。那么,另一只援军有什么感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