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保守的革命者――在杨振宁荣休晚宴上的讲话词 -- 不爱吱声

共:💬105 🌺103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就是看不上这个杨

说到学术那太深了。咱不懂。所以只能从大家都走过的路来看。

先看一点两个人的经历。杨是44年的西南联大的硕士,45年进芝加哥大学,48年拿的博士。李45年是西南联大大二的学生,46年进的芝加哥大学,50年拿的博士。也就是说,杨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李应该刚刚开始读博士。52年李才走出校门一年多一点。而杨已经发表了一些文章,而且已经在普林斯顿的任教了。一个已经成名的前辈会去找一个刚刚走出学校的新博士合作本身已经说明杨当时非常需要李的想法和能力,更何况当时要合作的统计力学是杨的长项而不是李的。所以李在当时做的工作一定对杨非常重要,所以杨才会去找李。

如果考虑到李做为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人,被一个已经小有所成前辈要求把署名顺序换一下,而且是换到有明显暗示第一作者才是作者,而第二作者基本上可以忽略的方式。于山某的解读,这是基本上可以说是赤裸裸学术讹诈。所以李当时才会同意。而后来,估计李也明白过来杨需要他远远大于他需要杨。所以后来就不再同意换署名顺序了。

对于杨在学术上的成就,因为拿了炸药奖,想必是好的。至于人品和治学就免了吧。从能讲的出换署名顺序这一条,基本上就是属于学阀那一类的。要不是李有本事,换一个弱一点儿的,就这一条就能把人家在学术界压个十年八年的为他做苦力。说到这儿,真是应该找一找这个杨的学生们来和李的学生们比一下,看那个的成就更高一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