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建立中国经济的“操作系统运行手册” -- 陈经

共:💬180 🌺97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二)“货币驱动”与“任务驱动”

市场经济有价格信号,价格又是货币体系产生的。所以,传统的市场经济操作系统,输入输出是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司收入多少,国家税收多少。为了价格信号的可靠性,要求货币体系稳定,稳定通胀率是核心任务之一。所以,要求央行要独立,央行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政府或者资本家、消费者有乱来的迹象,要独立地作出反应。美国这次救市,就是从央行着手的。

如果把央行这个操作系统的root维护者排除在外,整个市场经济系统就可以简化理解了。这个市场经济操作系统中,唯一的驱动力就是货币。市场中的“经济人”为了获取货币、使用货币,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有了“经济人假设”,就可以通过价格信号来观察各种动向了,有利可图就多生产,卖不动就降价。这方面的理论发展得非常深了。

市场经济再加上货币体系,一国的经济操作系统就好理解了。众多“独立自由平等”的“计算节点”在系统里面活动,以“经济人”的原则行动,获取系统网络流通的货币资源,并以此为驱动力,完成经济活动。

中国也有价格信号,能不能也这样把央行独立一下,简化成这种“市场经济”来理解?目前理论界其实就是这么做的,把各种市场经济理论用上来搞调控。通胀高了说要加息,过热了要从紧。

这种理解有两个问题。一是央行的独立性问题。中国货币体系的架构到是与外国基本一样,也是M0、M1、M2几个层次,由央行来调控。但是央行这些货币数据之怪异,实在无法让人用正常眼光去理解。外汇储备世界最多,基础货币世界最多,M2世界最高,巨额央票冻结流动性,高达15%以上的准备金率也是世界最高。哪怕央行就真不听政府的自有主意,这些离谱的数据也无法“独立”调控了。所以,央行实际上就是政府,没法分开来处理。有些经济学家就要求央行真正独立,这样才算是改革方向。

第二个问题是,“货币驱动”并不是中国经济的唯一驱动力,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驱动力。如中国的央企,以及一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它们从来没有把“赚钱”当核心任务,大股东没有这样的要求。这些企业的目的多种多样,要就业,要建成项目,要发展技朮,要搞来资源。它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似乎不会把钱当成问题,要外汇有外管局,要人民币有贷款。这类公司,我们很难认为它们是“货币驱动”的,但也肯定不是搞公益事业的。我认为,可以用“任务驱动”来概括。一个城市在当地政府主导下,不停卖地滚动发展,弄来的钱多,花出去的更多,通算还欠了大钱。它的“任务”显然不是“赚钱”,而是“滚动发展”。

中国的民营企业、外资,按正常的理解,都是“货币驱动”的,活动目的是赚钱,这些算比较正常。所以,中国也有“货币驱动”,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动力。但是,由于核心操作系统是“任务驱动”,所以,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是“任务驱动”,而非“货币驱动”。当然,也不能忽视“货币驱动”的作用,中国经济的操作系统可以总结为“双轮驱动”,“货币”这个轮子能量不小,“任务”这个轮子的能量更大。

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现在争论“高铁能不能赚钱”。从“货币驱动”角度来看,赚钱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赚钱,就是经济体系里的大bug,要想办法解决,非常麻烦,不然就要用“纳税人”的钱来填。如果纳税人不愿意填,那就很不好办了。台湾那个高铁不能赚钱,弄得一头包。如果让民营企业与外资去建高铁,可能那些企业一算账,就不搞了,或者要求停掉其它线路保高铁营收。香港地铁就让它经营上盖物业挣钱了,台湾高铁不知怎么办,银团贷款利息做得极低还是不行。

如果用“任务驱动”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很好理解。首先,root发出系统级命令:完成建高铁这个“任务”。那么,即使不赚钱,也可以靠“任务驱动”把它完成。缺钱就给贷款,缺地就征地,挡路的4S汽车店就毫不留情砸掉。完成了,就完成了,不用管赚不赚钱,庆功大会招开,系统收到成功完成的反馈信息。因为中国的系统不是靠“货币”驱动的,项目不赚钱是很正常的事。至于说不赚钱会不会弄出巨额坏账,拖垮银行,这可能就是“操作系统鲁棒性”研究的范围了。可能“鲁棒性”研究告诉root说,要把高铁线路做成“盈利”上市捞钱,或者通过卖地捞钱,或者搞个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赚钱的高铁资产,总之把账做平。各级政府很多不赚钱的“任务”,都可以通过“卖地”这类“增强系统鲁棒性”的配套动作,形成可行的操作程序。

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是中国经济操作系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和传统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一种常见的评论是,这不就是“计划经济”贷款搞项目么?搞到后来,会完蛋的,这是不相信市场经济原理的下场。改革不彻底,应该交给市场来做。我认为,“任务驱动”与“计划经济”还是有区别的,它只是与“货币驱动”不同的驱动力,并不是一种经济模式。

“任务驱动”是说,系统提出了重要任务,一定要完成,于是驱动经济体做了很多事。一个任务就是一件事,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还是市场的方法,到处采购各种原料部件,招人开工,都是典型的市场行为。而“计划经济”,它不是指“一个计划”,是说整个经济都要计划起来,各项生产安排多少,都有计划。计划经济里也有“任务”,为了完成任务,经常把做好的计划冲击得乱套。“任务驱动”配合“市场经济”做事反而容易,提出了任务,准备好资金、人力、土地、技朮等资源,市场自然就能完成了。

所以,我们比较清楚了。中国搞的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这个要十分明确。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它的主要驱动力不是“货币”,不是“经济人”对金钱赤裸裸的欲望,而是操作系统核心发出的“任务”。所以,从架构上看,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也差不太多,也是银行体系配上市场,公司股份化经营,市场竞争价格浮动。但是运行起来,感觉就很不一样。中国经常搞一些别的国家搞不了的“任务”,还越搞越多,推动市场以怪异的方式运行。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无法理解,就总是不放心,经常有人认为会出大事。

(待续)

通宝推:云中飞,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