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有谁对农业/生物领域与计算机的边缘学科有所了解的 -- 人间重晚晴

共:💬31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略微接触过一些,观点可能不太正确,毕竟专业太远

仅仅提供自己皮毛的一些感觉,贻笑大方。

我从99年开始到07年在国内设施农业行业内混。就是智能温室、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什么的,其实叫法不同,核心内容都大同小异的。可以说国内的设施农业方面硬件方面比起国际水平是差距不大的。但是具体到软件方面差距就比较大了。一些国内成长起来的专家,就认为计算机和连栋温室设施农业关系不大,单片机就够用,无非是传感器+自动控制。再就是moniker兄前面说的,不过moniker说的又是设施农业里面比较窄的一个方向。包括中国农大,我跟里面的一些教授和农大派生出来的公司都有交道。我的看法是,中国目前在这个方面发展还比较滞后,胆战心惊兄说的观点就是我看到的中国的现状。国内搞这个行业的学者基本都是从计算机方向过来的,就总觉得没啥搞头,一些传感器用点儿单片机都能应付的了。起初我也是这种观点,后来接触国外的花卉公司设施农业公司多了,感觉又不一样了。几年前在上海鲜花港,曾经有过一个碧野公司,后来黄了,具体不多讲,但是那个例子在中国应该说是当时比较走在前沿的。

我认为,中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差在软件方面,管理、种植、基因种苗技术、设施多方面综合的。以色列那么缺水的国家,能做到供应欧洲六分之一的蔬菜供应,其核心的东西不是参观考察能看得见的。可以这么说,肉眼看得见的东西在设施农业行业中国和世界先进水平差异不大,差距大的恰恰是看不到的,比如:软件、管理方面。仅仅举几个小的例子,比如管理方面,荷兰和美国可以做到平均一个人管理六千平米的温室,中国就差得很远了,平均一千平米左右。比如人家的计算机采集回来数据,什么品种的什么作物,好比按照种苗分类几号几号的辣椒,今天光照是多少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是多少,在生长期的第几天,数据采集上来了该干啥干啥,计算机软件自动判断,该浇水啊还是该遮阳啊还是该施肥啊,就生成指令了。而中国的温室数据一样采集,采集上来的数据有啥用,怎么后处理,就不知道了。而这种管理软件是没法引进的。为什么呢,中国地理纬度太大了,各个温室所在地的光照温度湿度肥料种什么,各种因素组合起来太多了,基本可以说没有完全一样的可能性。比如荷兰某公司在某地,就种某种花卉,已经弄了上百年了,他们采集积累起来的数据变成的软件,在他们的作物工厂里绝对好使,但是卖给别人就不好用了。以色列有些生物公司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强的商业优势,不过他们这些商业优势就是在本国本行业内垄断,拿到别的国家也不好使。

我知道一些国外公司在国内也开始进军这块市场,不过似乎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我认为设施农业这个行业对于中国来说肯定是个目标,中国城镇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地少人多都决定了这个方向。但是真要是做到集约农业工厂化农业,用最少的人最少的地实现最大的产出,还是得有起码二十年的积累,况且劳动人口就业率和工农业产品价值剪刀差也拖着后腿。

这个话题要细说起来太广泛,我表述仅仅是很小一方面,也不太清楚。可能跟你想要了解的也不一定能对上号。毕竟农业或者生物领域里与计算机交叉的学科,这个话题范围太大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