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的科幻事业又一次走到了路口…… -- 万年看客

共:💬72 🌺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经济网上的报道:希望通过此次事件,使杂志能够获得重生

http://book.ce.cn/ssjj/201003/26/t20100326_21189134.shtml

最近,《科幻世界》公开信事件受到了各媒体和读者的持续关注。昨日下午,《科幻世界》编辑部主任杨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她表示,3月24日下午,《科幻世界》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协领导转变了之前的强硬态度,与杂志社10多位编辑对谈了几个小时,听编辑叙述杂志最近一段时期的不正常状态。由于相关主管领导出差了,此次对谈的结果暂时未能向上通报。“最新一期杂志两三天后就要下印厂了,现杂志社近30位采编人员都在为这期杂志忙碌着。我们要表达的诉求已经提上去了,接下来就只能耐心等待。”

对于一些读者提出《科幻世界》全体采编人员集体出走,转而创办一本全新的杂志“另立门户”,就像《财经》杂志事件的结果一样,杨枫回应说,杂志社员工并没有这样的打算。“我们想全力做好的这份事业,与这份我们非常熟悉的杂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此次事件,使杂志能够获得重生。”

国内外幻想文化

生存环境反差太大

相比于报刊亭上持续热卖的各类杂志,《科幻世界》往往显得比较“低调”。它的重要影响力,只存在于科幻迷的圈子内。对于中国科幻界而言,这份杂志有着“独此一家”的地位,与国内科幻文学的创作密切相关。不过,如今这份杂志却到了“不得不背水一战的时刻”。

3月21日下午,一封题为《科幻世界致全国幻迷公开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公开信出现在豆瓣网“科幻世界小组”的页面上。文中,《科幻世界》员工对杂志的发展表示担忧,并特别指出该杂志社长兼总编辑李昶“不懂装懂瞎指挥、不作为乃至胡作为”的七种不合理做法。文章还直言,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刚过而立之年的《科幻世界》很快就将面目全非。”

杨枫告诉记者,《科幻世界》员工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都非常关注幻想文化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触动,并热衷于自己能够参与其中的一部分。幻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兴起与红火,电影《阿凡达》的大热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曾伴随着中国科幻文学走过30年历程的《科幻世界》却处在一个越来越沉闷的氛围里。“无论是作者,还是采编人员,都想通过幻想文化这个无限广阔的平台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我们却不知道明天在哪里。这就是我们感到沮丧的根源。”

截至昨天下午记者发稿,那封公开信已得到近1500名读者的回复,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对全体员工的做法表示支持。其中,有不少读者反映,现在的《科幻世界》无论是杂志的整体质量,还是编读往来活动,都不如以前。科幻作家刘慈欣告诉记者,《科幻世界》现在的风格和以前很不同,他也有几年时间没有在这份杂志发表主要作品了。不过,他认为《科幻世界·译文版》还是很好看的,翻译的都是外国经典之作。

刘慈欣在最近更新的一篇博客中说,看到有科幻迷把此次事件与中国科幻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好像没那么严重”。因此,他也想来安慰一下科幻迷们,眼前的事不算是太大的难题。“科幻真死的时候,是大家没有这种热情的时候。”

《科幻世界》“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科幻作家王晋康在回应此次事件时说:“作为杂志20年的老朋友,我真的很痛心。它是几代编辑和作者的心血浇出来的,是几代科幻爱好者的热情培育出来的。我不想关起门来自吹自擂,但不管外边如何评价,它毕竟是数百万中国青少年科幻迷心中的圣地,也开始在国际科幻界有了一定的名声。不管是谁毁了它,都将成为文化的罪人。”他表示,《科幻世界》“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希望有关领导谨慎一些,即使从纯经济的角度考虑,也要珍惜“这只能下金蛋的鹅”。“我希望,也相信,这件事应该能有个比较妥善的处理,而杂志在经过又一次大失血之后,还是能够挺过来的。”

著名作家阿来曾在《科幻世界》“辉煌期”担任杂志社社长和总编辑,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和《科幻世界》已经很久没有联系,离开之后他也没有再继续关注。在谈及《科幻世界》质量声誉下滑时,阿来表达了希望《科幻世界》能好起来的意愿。他说:“搞好一个东西很难,而搞坏一个东西却容易得很,现在的杂志人员变动很大,还在《科幻世界》工作的人可能也只有一部分是我比较熟悉的了。这件事我不好评价,这不是推托,是我真的不了解。”对于不少网友们提出“支持阿来重回《科幻世界》”的愿望,阿来给予了否定:“不大可能。”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科幻作品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他和许多爱好科幻的人一样,当然都希望看到这份杂志能够欣欣向荣,而不是走下坡路。对于《科幻世界》员工公开信中所反映的情况,江晓原已经从上海的报纸上看到报道,杂志社的两位前领导都表示这些都是事实。不过,对于“外行领导内行”的说法,江晓原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外行还是内行,关键在于领导是否明智。“从一般的常识来判断,估计编辑们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内部的正常渠道沟通解决不了问题,才会选择网络舆论这种方式来解决。”

(责任编辑:单晓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