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云南农民已经有的开始吃野菜了,实在让人担心。 -- 云无心而出岫

共:💬188 🌺235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简单说说黔西北山区的情况吧

大集体时代,拜全国“大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风潮之赐,上马了一些水利工程。工程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极端宏大的,要灌溉多少土地、要改多少水田……资金、物资和技术无一例外都是短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能等、靠、要”、“发动群众,多、快、好、省”,这些口号不一而足。

如此一来,绝大多数工程最终的局面是:首先,土法上马,某些水库刚修好就开始渗漏、最后连水都存不住。其次,半拉子工程,绝大多数项目最终仅仅把水库修好、灌溉渠道永远停留在计划中——也只可能停留在计划中,看看当地的地形地貌,看看当时钢筋、水泥、钢管等必须的物资的供应状况就知道了。再次,即便勉强完工的项目,效能也大打折扣,渠道设计有缺陷,水头坡度不够,再加上防渗不过关,很多水渠自从修好就没见过水。

最后的结果,大集体时代真正留下的农田水利遗产,只有一些水库(能存主水的,存不住水的早就荒废了),和少数灌溉效益大打折扣甚至毫无效益的渠道。集体经济一解体,这些本来就不能给农业生产带来什么直接收益的设施,自然就无人维护了。水库还好,存得住水的,可以用来养鱼,其收益用来给水库管理维护人员发工资,尚可维持;灌溉渠道么,荒废是唯一结局。

对这个地区来说,真正实用、有效的水利设施,是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生态工程、扶贫工程陆陆续续搞起来的。目前推广力度比较大的项目,是那种分散在田间地头的小水窖,建设投资小、地形适应能力强(就近灌溉)、管理维护方便,受益者也是明确的各家各户,责、权、利清晰明确。虽然水窖的容量不大,但是当地的干旱绝大多数情况下本来就不是缺乏降水导致的,而是因为地质原因、存不住水,水窖可以基本上解决问题。

据我了解,和黔西北地区类似的情况,其实在整个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具有普遍性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