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Google的理想与现实---光与影 1 -- 草纹

共:💬39 🌺16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Google的理想与现实---光与影3

2. 版权制度和数字技术的矛盾

世界Google化问题,由于Google社既有建成世界性图书馆的宏伟目标,又有买卖图书的现实利益目标,而这两者原本有着无法调和矛盾,从而引起很多国家的警戒。

这些警戒的一部分在下面罗列出来:

-Google的数据库可能成为世界上的出版物集中地,买卖和阅览的大图书馆。而那些没有进入该数据库的书,就有失去出版机会的可能性。

-Google是用PageRank的方式来提供检索答案,这种方式只是一种算法也不算是真正的表现自由。

-宏伟的理想后面可能连着垄断人类知识的危险性。一旦垄断局面形成,有可能用这个来抬高价格。

-基于各国文化传统上的版权制度,出版文化失去其特性。

这种警戒感,不由让我想起旧约圣经里的巴别塔。传说当大地洪水逝去之后,地上的人们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市拿地的平原里打算建造一座通天之塔。这时耶和华就来变乱他们的语言,让他们有了各国的方言彼此不能交流,从而分散各地。 也许Google的目标就像这座塔一样,其内在最难克服的是人性中的贪欲,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特性吧。

但是以Google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对版权制度的冲击,已经在现实世界造成很大影响。在演讲会中,东亚细亚出版人会议理事的龙泽武陈述了出版业的凋零现状。但对于版权制度本身的讨论又把人们带入进一步的思考。

现代著作权制度于19世纪后半形成,在世界范围内其以1886年于伯尔尼缔结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及在罗马于1961年签订的《保护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为标志。就书籍而言是以纸为信息载体,书册为形式来传播的,不需要播放装置。而且现在的技术使得复制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以前复制品的品质会比原作差很多,成本大,著作权拥有者才有复制的机器,而今天复制品的品质和原作品质相差无几,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复制机器顾客都拥有,并且顾客会自由传播。

在传统的版权制度中,比较典型的有死后50 or 70 年的版权保护期。但这样一来版权不知道的人,或者不被再版的作品等庞大的知识财产被抑制了。据统计死后50-70年版权保护期的作品2%会再版,而98%的作品就沉没了,这其实是很大的表现的自由被限制。Google 带来的先给顾客提供利用服务,后获取版权者许诺的做法则能让这些作品重见天日。

其实作者最为欢迎的是让更多的人来阅读自己的作品,而且著作权拥有者往往不是作者本身,他们追求的是商业利润。

东京大学教授和流行书的作者上野千鹤子认为,纸版书籍已经成为传统艺术范围,作为作品的作者,很想让更多的人来阅读自己的作品。现在很多人在博客上写文章和大家分享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的体现。其实著作权10年就足够了,作者可以通过演讲,和名声得到传播等附加价值来挣钱。而图书馆等公共组织应该用公共的优良的免费服务,驱除企业的有偿服务的形式。出版业在新技术洗礼后,大概留下来的是编辑和表现这一领域。现在很多信息网站的Contents制作就是这一领域的新形式。

名和小太郎认为1个世纪过去了,蒸汽火车消失了,一些社会制度消失了,著作权制度也是可以消失的制度。也许现在也到了著作权制度消失的十字路口。

通过这样的brainstorming, 在技术进步下图书事业的新前景已经可以略窥一二,各国的知识财产通过公共组织数字图书馆来管理,而读者可以通过因特网从图书馆拿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的电子版本。一个开放的知识自由的时代也许即将来临。不由得想起史书里的“洛阳纸贵”。一个多世纪的来自西方的著作权制度也许就此湮没于历史中?

想想还是把这个坑填完了,不铺太大范围。

大家的砖轻点扔

《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