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聊施一公和饶毅的两篇博文 -- 穿越

共:💬135 🌺19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聊聊施一公和饶毅的两篇博文

饶毅博文” 中国如何招聘教授:十年的变化和今后的趋势” 外链出处

施一公博文” 致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一封信” 外链出处

首先给点背景介绍。施一公现任清华生命学院院长,饶毅现任北大生命学院院长。两人都是在美国的学术界里做得非常优秀后,几年前海归回国的。难得的是他们不只是做学术,也愿意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出谋献策。坊间传闻,千人计划的推出与他们的建言有相当大的关系。千人计划定位成五到十年内在海外招两千人,据说也与他们对海外优秀华人科学家人数的计算有关。当然,他们对科研的看法与很多人都有争议。搞基础科研的人可能还记得几年前他们与国内以贺福初为代表的一批院士们关于“小科学”和“大科学”的一次嘴仗。后者认为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一个阶段,需要投入大批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和大集团军作战才能出现大突破,而施一公等认为科研不是工程,是对未知的探索,就是因为未知所以无法准确判定突破点在哪。与其把大量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上,还不如分散给许多小型实验室去摸索。两派都能举出大量的实例来支持自己的看法,应该说到现在都没有分出明显的胜负。所以不能说施一公和饶毅的观点一定对,但这两人是好朋友,加上第三个铁哥们,中国离诺贝尔医学奖最近的王晓东,对国内政策决策层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的看法会影响中国科研的走向,不管是对是错,都很值得注意的。

两人的博文相比,饶毅的信息要多得多,而施一公的博文也起到了一点补充的作用。两篇文章都对中国科研很乐观。特别是饶毅,认为五到十年内,生命科学研究最好的一批华人,可能一半会在国内一半在国外;十到二十年内,可能大多数最好的华人生物学家都在国内,而在国外的可能是少数优秀的和很多中等的。十年内,会出现国外博士后竞争不过国内博士后的情况。相应的,对国外招教授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现在在生物方向还常见将国外博士后招成国内正教授。而物理、化学和数学方向则已经一般从副教授聘起。几年以后定期聘任制度推广开来,国外博士后回国后就只能从助教做起了。

我人在国外,对国内科研界的了解只是通过有限的学术交流活动,不过我的身边每年都有朋友海归,所以也知道不少二手资料。另外河里有些也在科研界混的人写过国内的情况,像燕庐敕,不爱吱声,方解石等。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人的亲身经历,远比饶施二位讲的悲观。原因可能是PG决定脑袋。饶施身居高位,上达天听,手里有充沛资源,自然挥斥方遒。而绝大部分人达不到他们的高度,需要仰人鼻息,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不过如果饶毅,施一公的意见被采纳,国内一流高校的教师聘任制度将与国外接轨。这其实是个现在进行时,我已经听说过这样的事例了。而且985高校的院长,系主任中最近招了很多千人计划,不少人对此项变革是支持的。这对现在国内的副教授和助教们是个好消息,因为几年后他们可能会跟美国一样,成为独立的PI,有自己的经费和学生。对还有几年才会海归的人来讲是个坏消息,现在的从博士后、助教一步窜到副教授,研究员甚至教授的超规格待遇会被取消,熬到终身教职前的苦日子更加长夜漫漫了。不过我个人估计在二流以下的高校,目前的超规格待遇还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对于国内理科基础科研的现状,我的印象是“星星之火,尚未燎原”。只在少数几个点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不过随着千人计划的实施,大批牛人全职或半职回国。即使千人计划有水分的话也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国内的学术圈,至少我知道的千人中不少是打算在国内大干一场的。而且国内有一批三十几岁的年轻人,聪明勤奋,手上有资源,手下人多势众,假以时日,前途无限。这些年轻人少数是本土培养的,大部分是前几年的百人计划海归。随着千人和这些年轻人两个群体的迅速膨胀,挤压未来海归的发展空间,我个人预期几年后目前的海归高校的大潮会飞快地衰落下来。因为国内学术圈小,好坑其实不多,很快就会填满的,咱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啊。

对很多还在国外的助教,博士后,博士生来讲,今后几年内可能是海归高校的最后机会了。这里指的是大部分中游水平的人,牛人总是有地方要的,而且高校也远不是海归的唯一途径。不过对中游水平的人来讲,好消息是国内对发Nature, Science不像前几年那么看重了。因为现在国内自己也常发这些文章,发现其实也不过那么回事而已。这点在饶文里有所反应,而且去年中科院领导的几次讲话也批过唯文章论。虽然高校和中科院时不时还需要点好文章来充门面,但能把文章变成生产力的人以后会更容易生存下来,这些人对于中国国力的增长也更有实际贡献。这两类人在高校和中科院可能会各占一个较固定的比例。

我的一点看法,用来抛砖引玉而已。

通宝推:冰河之水,游识猷,史文恭,我爱莫扎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