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子欲养而亲不在1 -- 白鹤梁

共:💬17 🌺7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子欲养而亲不在1

续篇,《子欲养而亲不在2》见此链接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851235

讲个身边事。

以前院里有对老两口,上海出身的文化人。北京么,教科文卫圈里的上海人不少。解放前,这老两口也都是圣约翰大学出身,还参加了学生运动,属于进步青年那类。50年代来到北京,先是在文化圈里做翻译,80年代先后担任了领导职务,属于知识分子干部那种。风度气质与人品皆很好,也很低调,待人温文有礼那种。

他们只有一个独生子,文革时曾去云南插队,文革末期,七调八调,调回北京,进了一家工厂当工人。恢复高考后,77年独生子考上大学。83-84年的样子出国留学,去了美国,后来成家立业,在美国定居了。

个人感觉出国潮开始那阵出国比较容易,没啥托福、GRE之类。面试官的面试也挺简单,据说他碰到的面试官是个女的,中文也讲得磕磕巴巴,自然也没法问些深入的问题。估计那时西方国家还在下大棋吧,也就是杜勒斯那套嗑,什么把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代、第四代人的身上。不敢说他们的出发点是培养亲美派,但多少有点培养(至少是)知美派的意思。

咱这坛子身在海外的网友很多,背井离乡、与父母远隔万里那种。当然,基本都事业有成或曰起码中产了,小日子过得也很惬意。这十几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国外的物质生活水准也在迅速拉近,差别不是那么显著了。这拨人多是80或90年代之前出国的,那时中国穷啊,一个月就那点死工资(记得83-84那会,也不过几十块人民币),再加上点可怜巴巴的奖金,日子实在谈不上富裕。若淘换个大件指标,花外汇从出国人员服务部买个冰箱、彩电,再用板车儿拉回来,都特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呢,那时出国可是挤破脑袋的事。追求幸福和个人发展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以前曾有个说法,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年轻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那独生子身在战场,实在是身不由己,忙。所以仅回国有限的几次。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独生子出国并有所成,街坊邻居都感到很羡慕。但放远点看,他家的情况还是叫人感到有所隐忧:父母病了、老了后会怎样?没法办……

80年代末要么就是90年代初,老两口先后离休。刚离休时,也不过60来岁年纪,身体还行,社会活动也挺多。不过到底岁月不饶人,80多岁以后,老太太身体开始不行了,各种老年病找上门了。这对老人感情一直很好,印象中从没吵过架(以前,我们两家关系很好,曾住一个院里,常串门。后来搬家离得远了,来往也少了)。老先生带着老太太去看病,排队、挂号、缴费、取药、治疗……,诸多琐事都靠80多岁的老人(老先生)来回忙乎。各位也知道,在北京医院(至少是大医院)看病那叫一个折腾,绝对是对体力和精力的考验。啥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啥叫相濡以沫?这就是啊。他们远在美国的儿子根本、也无可能长期守在老人身边尽孝。

老两口最终的结局,不说大家也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前些年,老太太走了,病逝在家里。老先生忍着悲痛,料理了夫人的丧事——当然,单位和以前的老同事、朋友也来帮忙料理。儿子从美国赶回来,与自己的母亲匆匆见了一面,这次隔了多年的见面,母子已是阴阳两隔了。随后还是匆匆来,匆匆去。

几个月后,老先生也去了,也是在家里。儿子再次回来料理后事,仍然是来去匆匆。

逝者长已矣,这对老夫妻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熟人皆感觉很凄凉,提起这事来皆唏嘘不止。如今这个世界,摊上这类事,在很多情况下谁都指靠不上(包括子女),只有靠自己了。他们的儿子呢,现在也该是望六的人了,就他父母的离世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说法都勉强。

在现实面前,亲情也有许多无奈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