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天问——由一个对中华文明生死攸关的数字引发的思考 -- 散仙在飞

共:💬145 🌺205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首先我同意计生系统已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

记得前计生委张维庆主任有句话我一直记忆犹新,“中国老百姓太善良,太能忍耐”,让人感慨,也意味深长,大概他对老百姓在强制计划生育上的牺牲是有些愧疚和无奈的吧。

2.即使是支持放开一胎的人,也仅仅是逐步放开有条件的二胎,不是说马上随便生。现行人口政策肯定是不合理的,也绝对不可持续,连张维庆也承认是“权宜之计”,为什么不能微调呢?当然现在有少数地方有些调整,但似乎幅度还不够大,所以社会上的呼声才大起来。及时调整才能更好的面对20-30年后的极度老龄化问题啊,因为现在新增加一批人口才能应对那时急剧的老龄化。大家凭常识都知道,那时候60岁以上的人正是共和国的人口爆炸期BIRTH BOOM出生的。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下,二战后全世界都这样。欧美早几年,是因为中国又折腾了十年才迎来真正的和平稳定,然后人口大增长,直到我出生之前开始宣传计划生育,我差点都被我那位当妇女党代表的二姑妈给动员掉,幸好我外婆鼓励我妈生下来,理由:前面二女一男,此胎必是男儿——果然;条件:帮我妈养我哥,我是好大才知道有个哥。哦,扯远了——

3.逐步放开二胎,可以更好的提高人口素质和性别比例。城镇里只让生一胎,绝大多数农村可以二胎,如今的城市化又为这种极度不合理的权宜之计找到了借口,实质就是让农村人到城里“填空”,农村也荒废了,官商们变废为宝,大肆圈地卖地赚的不亦乐乎。歪理变成了真理,我看这大概就是高层同意维持现行计生政策的深层次原因,也有被地方蒙蔽和绑架的意味。因为城市放开二胎,对地方官员的GDP思维模式来说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甚至还是残缺不全的社会保障模式的极大负担。当年的计划生育是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今继续这种计划生育可以说大概是为了继续以GDP为中心。之前人民日报都发了支持放开二胎的田雪原的文章,可之后中央还是否了。

4.大姐四十出头,生儿子十多年后生了二胎,是个女儿,非常完美的四口之家,我的姨妈舅妈们羡慕不已,她们三家都是一个儿子,还是女儿贴心吧。其他不表,我姐她至少是为了调和中国将来严重的性别失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二姐倒是没想,负担太大,压根就没想。我堂兄奔五,生女儿十多年后总算生了个男孩,如今都读小学了;之前也怀过一男婴,因为单位以工作和住房相威胁,而忍痛引产,我婶娘说“引下来还是活的”。不知是否夸张,不过听来好惨。

外链出处

关键词(Tags): #计划生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