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家 族 轶 事 (三) -- 老光

共:💬5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 家 族 轶 事 (三)

老光:【原创】: 家 族 轶 事 (二)

我们这一支的起源,出自于思恭公最小的儿子,也就是幺儿的这一房。按宗族内的称呼,是属于幺房。

幺房祖上的年龄便是最小的。若干代人传承下来,这后辈人与长房后辈间的年龄悬殊,也就相差到几代的上下了。

所以,幺房一支的人么,若论起班辈来,排行当为最大。如今,若是论资排辈的话,我之后的班辈,恐怕已到了六七代之多。算起辈份来,我们这一代,当属是老祖宗辈了。

   看过谱书上的记载,不由得勾起小时候听说过的一段白话来。

那还是俺父亲尚在的时节,他老人家扯闲谈时,曾讲起过家族间的一件轶事。说的便是我们幺房这一支的老祖宗,当年里的一件趣事儿,也可称得上是件奇事哦。

这可不是族谱上的“正史”记载呵呵。所以,聊者无意,这听者自然也就得无心呵。咱们大家伙,权且就当是扯闲谈吧。

   当年,俺始祖思恭公从赣南来到桃源后,易地扎根,白手起家,万事从头开始,难呢!

那时节,俺如今老家这地儿,还是嘿大嘿大的一块荒洲呵呵!沅水河里一发大水,这荒洲就漫了水,等水一退,洲上又尽生出些芦苇什么的。所以,先人落户到这地方,垦荒治土,抛粮下种,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才安顿下来呵呵。

   过得几年,从江西老家那边捎带来的五个儿子都长大成人了。

   俗话说:树大分桠,儿大分家。五兄弟都挤在一块儿,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呀。思恭公只好让他们分家,各自去谋生路吧。

   老话讲得好哦:朝廷的长子,百姓的幺儿么。

这朝廷的长子是未来的皇帝,眼下的储君,所以受看重;至于幺儿嘛,那是老百姓家里边最小的儿子哦,作父母的,也就自然要多一份怜惜与关爱呢。

   所以,这小儿子也就没有让他远行。

父母把离家不远地方的几亩土地,给把了他,为的是挨在自己身边,隔不得好远,眼睛一睁,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得到,照料得到。

   我们的这位老祖宗呢,倒也是蛮争气的呐!虽然年纪是最小的,却也板得下身子,吃得苦哦!孤身一个人,在自家的地头边搭了个棚子,除了吃饭和睡觉,一天到晚,都守着那几亩土地,不是挖呀,便是锄哇,真个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呢。

   有一天,这附近地方来了个讨吃的叫花子。

这花子是个女人,看脸面,年纪不大,只是蓬头垢面的,多日没洗过脸和澡吧,一脸乌漆抹黑哟,脏兮兮,浑身散发出一股子臭气,看着就恶心。左手拄着根竹棍棒,右手托着个破饭碗,挨门挨户,可怜兮兮地讨吃食。兴许是太脏了吧,人看着恶心,谁也不肯把食给她,饿得那个馋样呵!

有位老婆婆看她可怜,心生恻隐,递给她一碗饭后,便和她搭上了腔,说是要与她寻个人家,就在这地方生根发芽,免得吃了上餐忧下顿,终究也有个归属呵呵。

   花子一听,泪花涟涟的,那眼雨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哗啦啦直往下掉。她立马便应了声:自已是个落难之人,巴不得有个安身立命之处。如若有这样子的好事,那就真的是叫化子讨糯米——哪里去寻哦?。

   老婆婆要给她介绍的对象,便是我们这位老祖宗啊。

老光:【原创】: 家 族 轶 事 (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