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说过去的单位幼儿园 -- 达雅

共:💬255 🌺23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说说过去的单位幼儿园

最近接连发生犯罪分子在学校和幼儿园残杀儿童事件。我认为,这表明,当前社会的混乱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文革”,赶上甚至超过美国了。“文革”中最混乱的事情是武斗,打得乒乒乓乓死了很多人,但是参与武斗的基本都是成年人,没听说有谁拿着刀枪去对方的幼儿园滥杀无辜的。美国倒是出校园枪击案,但是好像也没说成年人跑幼儿园对孩子下手的。用“每年每万人被杀10岁以下儿童数”这个指标,中国今年可能会有一个可耻的世界第一。

对于这个世界第一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市场经济下面老百姓一般都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听天由命。但是,我可以介绍一下,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残杀儿童的事件为什么难以发生。我这里说的计划经济时代其实是邓小平掌权的时代,那个时代我在上幼儿园,而那个时代的幼儿园有一系列优点可以防止残杀儿童事件的发生。

首先,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幼儿园是单位办的。单位多种多样,工厂,部队,医院,大学,包括部分农村。其实现在也还有很多单位办的幼儿园,只是没有以前多了而已,例如南街村就有幼儿园。当然了,按照官方经济学家的说法,这都是计划经济的残余。现在多的是社会上的幼儿园,赢利不赢利我倒是不知道。

单位的幼儿园和社会的幼儿园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单位的幼儿园的门一般是“朝里开”的。过去的单位,一般都是围墙围着的大院子,幼儿园一般在这院子里生活区的哪个地方。单位里的人如果要去幼儿园,只要在院子里自己走过去就行了。而外单位的人要到幼儿园去,第一很可能找不到,第二就算知道在哪里也要首先经过门卫的严格检查。这样对于犯罪分子就特别不方便。

其次,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和幼儿园老师是同一个大单位的同事,这又给小朋友们增加了一层保护。中国人就是这样,办同样的事,对“陌生人”和“熟人”的上心程度有数量级的差别。另一方面,“熟”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如果有老师不认识的人要把小朋友接走,那是要被层层盘查的。我就遇到过好多次这样的情况,小朋友的舅舅、姑妈什么的来接就是接不走,所以我妈要是自己不来接我就让她的同事来接,这样就接得走了。

第三,单位幼儿园在非常时期可能会受到临时性的保护。过去的单位都有民兵,如果象现在这样发生了残杀儿童事件,单位领导就会下命令,然后人武部就派民兵甲民兵这个星期去幼儿园警卫去。这样残杀儿童事件就不容易发生了,因为挑儿童犯罪的家伙肯定也不是什么武林高手,搞不定两个大小伙子的。

由于有上面三层保护,我的幼儿园生活是安全而快乐的,这一点我是要感谢毛泽东感谢邓小平的。而这几天我相信国内有孩子的朋友们都不会很快乐,这都是朱镕基造的孽,这家伙逼国企减员增效,结果幼儿园都被推给社会了。推给社会以后这三层保护就没有了,所以犯罪分子就可以得手。所以,我们应当建一个纪念碑,刻着:“由于朱镕基的错误政策,以下孩子被犯罪分子杀害:”然后是孩子们的姓名。但愿这个名单不再增加了。

最后,如果要问死伤孩子的父母,你愿意回到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吗,他们的回答肯定是愿意。

通宝推:jet,littles,SkyWalkerJ,非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